[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5 23:30

近代日本的“大陆政策”:分“五步走”,一定要防止其“走老路”

#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1868年,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实力大增,决定要“脱亚入欧”,跻身世界强国之列。

日本“明治维新”
让日本头疼的是,虽然有了工业技术,但是没有资源,这就有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加上日本经济崩溃,矛盾突出,不得不寻找其他出路。
为了找其他出路,日本天皇制定了“清国征讨策略”,决定对朝鲜和中国动手,这就是近代日本侵华计划和“大陆政策”。
计划是怎样的?
第一步是占领台湾,第二步吞并朝鲜,第三步占领满蒙,第四步占领中国,第五步征服亚洲,称霸世界。

日本“大陆政策”示意图
这就是日本的“大陆政策”,前四步重点是中国,日本明白,要想征服亚洲称霸世界,首先就得拿下中国。
第一步:占领台湾
日本强大后,要实现第一步,就得先吞并琉球群岛。
1872年,作为中国附属国的琉球,被日本入侵,琉球向中国求救,但清政府无能,琉球被日本吞并。

日本从琉球入侵台湾示意图
吞并琉球后,下一步就是利用琉球为跳板入侵台湾。1874年,日本从琉球派军队入侵台湾,但遭到美国、英国反对,后经过调停,日本第一次侵略台湾以失利告终。
这次失败,不代表日本死心,反而强化军队,换一条路入侵中国。
1876年,日本趁朝鲜半岛内乱,出兵调节,趁机进军朝鲜,和清政府签订《天津会议专条》,得到了在朝鲜驻兵的权。

甲午海战示意图
在朝鲜站稳脚跟后的日本,开始找各种借口入侵中国。
这个时候,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加上日本内部经济危机,责令清政府不管理朝鲜。
日本以这个理由在朝鲜“平叛”,后中日两国出面调停,朝鲜政府要求中日两国都要撤出军队,双方调停失败,两国大战一触即发。
1894年7月,日本率先发动战争,对朝鲜国出兵,攻下汉城,扶持傀儡李是应,全面控制朝鲜。

黄海海战
清政府见到附属国朝鲜被日本控制,不得不出兵。
1894年8月1日,中日双方宣战,爆发了平壤之战、黄海大战。
清王朝的北洋舰队应战,后被击败,全军覆没。日军随后入侵大连旅顺,占领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与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让清政府割让台湾给日本,标志日本成功侵占台湾。
第二步:占领朝鲜
甲午战争后,日本并没有直接占领朝鲜,但是在朝鲜扶持傀儡政权,为日本殖民统治朝鲜做好了基础。
1910年,日本帝国与大韩帝国签订《日韩合并条约》,标志日本正式占领朝鲜半岛,随后迁移大量人口到朝鲜半岛,让大韩帝国王室去日本居住,这种互换彻底让朝鲜成为日本的殖民地。

《日韩合并条约》图
第一步和第二步,日本其实是同步进行的,通过朝鲜半岛为跳板,发动黄海海战,逼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控制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最后占领台湾和朝鲜。

日韩合并示意图
第三步:占领满蒙
日本在占领台湾和朝鲜后,有了丰富的资源供给,缓解日本内部矛盾,军事实力得到发展,对华入侵欲望进一步高涨。
1910年到1931年间,扶持过中国国内军阀,也签订过很多不平等条约,实现了对中国的经济控制和掠夺,开始派军队从朝鲜进去满蒙。
1928年6月,日本策划“皇姑屯”事件,暗害中国军阀“东北王”张作霖,让中国东北群龙无首,日本趁机要控制东北。

皇姑屯事件
1929年6月,“中东路”事件爆发后,苏联在东北的权益被德国取代,加上国内“国共对峙”,蒋介石无心顾及,要求张学良“不抵抗”,中国东北空虚,日本趁机出兵占领。
1931年9月18日,日本找借口发动“九一八事变”,张学良的东北军在“不抵抗”政策下,让日本顺利占领满蒙。

九一八事变
1932年,日本占领满蒙后,在中国东北扶持末代皇帝溥仪为傀儡,建立“满洲帝国”,迁移大量人口进入东北,建立工业基地,将中国东北作为日后全面侵华的基地。
日本第三步占领满蒙,拉开二战序幕,同时也标志中国全民族抗战的觉醒。

伪满洲国示意图
第四步:全面侵华
占领满蒙后,日本不甘心,并在策划如何进一步占领全中国,开始向中国华北、华东、华南等方向进军,全面入侵中国。
1935年,日本逼迫中国国民政府签订《何梅协定》,逼迫中国军队撤出华北,策动中国华北五省“自治”。

《何梅协定》
1937年7月7日,日本军队在卢沟桥挑衅中国,卢沟桥事变爆发,标志日本全面侵华开始,也标志中国进入全民族抗战。

卢沟桥事变
1937年日本从华东入侵中国,占领上海,后攻占南京,爆发了“南京大屠杀”。
1938年9月,日军从福建、广东、广西入侵华南,控制粤汉、广九铁路等交通要道,广州、香港、佛山等大城市被占领。

日本全面侵华和日占区示意图
1940年到1944年,日本知道“三个月灭中国”不能实现,调整入侵策略。
在巩固东北、华北、华东、华南中,扶持汪精卫建立“国民政府”,采取以华制华,后推进入侵华中,爆发了长沙会战、武汉会战、太原来会战等。
日本在第四步上就没有实现,时间到了1940年,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日本进一步入侵中国很困难,日本不得不想其他办法。
第五步:征服亚洲
日本第五步征服亚洲行动并未实现,因为这一步是伴随着第四起步进行的,反而把日本拖垮。
1940年后,日本发展对中国入侵,不能快速占领全中国,资源短缺,不得不从其他国家获取资源。
于是日本入侵东南亚、太平洋岛国等,尤其是东南亚诸国,占领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缅甸、越南、柬埔寨等国家地区。
这样不仅可以获取资源,还能从中国西南部进入中国,切断中国抗日补给线“滇缅公路”,形成对中国的“包围之势”。

日本入侵东南亚示意图
然而,日本不仅战线拉长,后期还偷袭珍珠港,让美国对日宣战,入侵库页岛和西伯利亚时,苏联向其宣战,在东南亚也遭到各个国家抵抗,中国也派出远征军进入缅甸抵抗,到最后拖垮日本。

太平洋战争示意图
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投下两个原子弹,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宣告抗战胜利结束。

日本在广岛投入原子弹
结 论
日本侵略战争的“大陆政策”和“五步走”,都和中国有关系,日本明白只有拿下中国,才能实现“征服亚洲,称霸世界”的目标。
日本“大陆政策”“五步走”中,第一步占领台湾,第二步占领朝鲜半岛,第三步占领满蒙,这三步都实现了,控制了大量资源,这些地方成了日本的殖民地。

日本大陆政策示意图
但是在第四步全面占领英国和第五步征服亚洲中失败了,主要原因是中国全民族统一抗战,拖住了日本,随后让日本拉长战线,慢慢的陷入战争泥潭。
当苏联、美国从欧洲战场脱身,向日本宣战后,日本就一击而溃,最后宣布投降。
要记住:日本入侵中国必走的路线有两条,第一条是通过琉球群岛进入台湾,第二条是通过朝鲜半岛进入中国东北,这两条路可谓是必经之路,时至今日,日本也在这两条路上不断“作文章”,不得不防。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近代日本的“大陆政策”:分“五步走”,一定要防止其“走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