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为什么选嘉庆当继承人?你以为他想吗?都是被逼的
乾隆皇帝一共有十七个儿子,能文能武的不少,可最后坐上皇位的,偏偏是看起来最平庸的嘉庆。很多人心里纳闷,乾隆不是最精明的皇帝之一吗?怎么会把江山交给一个“不出彩”的儿子?真是喜欢他吗?还是根本没得选?
六十年权力在手,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乾隆只能把皇位传给嘉庆?
嘉庆皇帝
乾隆年轻时就明白,储君问题马虎不得。他亲身经历过康熙朝的“九子夺嫡”,兄弟们打得你死我活,差点把江山玩丢了。他不想重蹈覆辙,所以早早就打算立太子。
大儿子永璜聪明伶俐,乾隆当时很喜欢,可惜二十五岁就去世。二儿子永琏更得宠,乾隆甚至说过他长得、性格都像雍正,结果才五岁就夭折。三儿子永璋后来表现不佳,也被排除在外。
乾隆又看中七子永琮,这孩子没活过八岁。接连几次打击,让乾隆心里越来越没底。
要说儿子里最有本事的,还得算永琪。他文武双全,不光乾隆看重,朝中大臣也都夸。乾隆甚至把他当成未来的接班人,可惜天不长命,三十多岁就走了。
还有永璂,本来也是热门人选,最后因为卷进风波,彻底失去了机会。
到了这时,乾隆不得不低头。他发现最出色的儿子要么早早去世,要么不能继承。
相比之下,十五子颙琰,也就是后来的嘉庆,虽然没什么突出的才干,但胜在稳重,不出风头,也不惹麻烦。
再加上他的母亲孝仪纯皇后魏佳氏本是包衣出身,在朝廷上也帮上忙。但乾隆心里清楚,平庸至少比危险强。
乾隆皇帝
乾隆年纪大了,想的不是再打天下,而是保住天下。这个时候,他需要的不是英雄,而是一个守成的皇帝。
嘉庆正好合适,不会闹事,不会树敌,看起来老实可靠。
乾隆选嘉庆,其实是被逼的。他用上了“秘密立储”的办法,把名字写好放在乾清宫的正大光明匾额后,生前谁也不知道,这样就堵住了皇子们的争斗。
等他驾崩,才对外宣布嘉庆是接班人,整个过程没掀起什么波澜。
可等嘉庆真当上皇帝,乾隆又不舍得放权。表面上他“传位”,实际自己当太上皇,依然掌握着诸多重要权力。
嘉庆虽参与部分政务,但在很多关键事务上,确实需要看乾隆的眼色。
乾隆重用和珅,和珅凭借善于迎合乾隆,在朝廷权力日盛,掌管诸多重要事务,嘉庆在亲政前,权力施展空间有限。
乾隆的想法其实很简单,找一个最稳妥的继承人,能保证自己活着的时候没乱子,死后也不会搞大动作。
爱新觉罗·永琪
嘉庆虽然平庸,但最安全。他既没有永琪那样的锋芒,也不像其他皇子那样有野心,正合乾隆的心意。
等乾隆去世,嘉庆才真正掌权。可那时朝廷已经被和珅搞得乌烟瘴气,贪腐横行。嘉庆虽然把和珅办了,但他本身没什么治国手腕,顶多算个守成之主。
乾隆当年的选择,换来的是大清的安稳过渡,却也锁死了王朝继续往上走的可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