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4 18:22

东吴灭亡前后,为什么陆逊的几个孙子几乎全部被杀?

陆逊家族,应当是三国时期表现最出色的家族。
陆逊先在夷陵之战大破蜀军,后又在石亭之战大破魏军,帮助孙权称帝,使三国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
陆逊的儿子陆抗,也是东吴的定海神针,西陵之战大破魏军!而陆抗在世时,晋人只敢与之交好,不敢伐吴。直到陆抗去世,羊祜才上奏:东吴名将已去,可以伐了!
可以说,陆逊、陆抗父子,以自己的杰出才能,几乎支撑了东吴的整个历史!

而陆抗死后,陆抗的几个儿子,也都很出色。
遗憾的是,陆逊的这几个孙子,却都先后遇害。
要知道:虽然三国之间杀得天昏地暗,但是,名臣之后,大多是会被善待的,有一些家族传了很多年,甚至到唐宋之时,还能涌现出出名的后人来。
为何就是陆逊的这几个孙子先后遇害呢?
陆逊的几个孙子陆逊有两个儿子。长子陆延,未满二十岁就早夭了;所以只剩下次子陆抗了。
所有,陆逊的孙子,也就只有陆抗的几个儿子了。
陆抗有六个儿子:陆晏、陆景、陆玄、陆机、陆云、陆耽。

这六个人中,不乏大才。
比如,次子陆景,著有《典语》十卷。
《典语》主要是给东吴提的治国建议,其中许多建议都很非常有见识,因此,后来唐太宗时期,魏征等人修《群书治要》时收录了其中一些章节。
只是遗憾的是,《典语》这本书后来失传了,只有被收录在《群中治要》中的部分还在。
又比如:四子陆机、五子陆云。
这两位后来被合称为“二陆”、“太康之英”,是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在整个中国文化史上都有一号的。
然而,遗憾的是,这些人中,除了三子陆玄后来不明外,其余五人,全部都遇害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
长子陆宴、次子陆景:为守卫东吴奋战而死陆抗去世后,除了小儿子陆耽年纪尚小外,另外五个儿子,分统了陆抗的部众。
其中,陆宴作为长子,继承了陆抗的爵位。
但是,因为年纪尚轻,所以,他们的级别还不高。
陆宴任稗将军、夷道监;其余几人只是牙门将。
然而,在晋灭吴之战中,陆宴、陆景两位兄长,却都为国捐躯了。
虽然史书没有明确记载他们捐躯的过程,但是,仅仅通过时间表,我们已经能感受到二人的必死决心和壮烈之情了!
当时,陆宴、陆景,皆在吴军的西线,也就是宜都一带驻扎。
由于他们的职务尚不高,所以,这一线吴军的主要将领是镇南将军留宪、征南将军成遂、宜都太守虞忠。
280年二月初三,晋军与吴军发生决战,留宪、成遂、虞忠三人全部被生俘,吴军主力已经被歼灭了!

显然,高级将领都已经被生擒,主力已经被歼灭,胜负已分了!
然而,陆宴、陆景,依然尽忠职守。
二月初五,晋军攻克荆门,陆宴战死;二月初八,晋军再克乐乡,陆景战死!
显然,陆宴、陆景,是在本方向的高级将领全部被俘,主力部队已经被歼灭的情况下,依然坚守岗位,直到战死的!
在他们进行最后一战前,其实一切都已经没有悬念了!而且,以晋军的风范,如果他们投降,甚至不投降但是保全自己姓名被俘虏,都是有活路的,而且,以他们的身世,将来也都会仍不失富贵!
然而,他们毅然抱着赴死的决心,奋战至死,为国捐躯了!

也许,他们的才能不及祖父、父亲,但是,他们的军人气质,无愧名将之后!
四子陆机、五子陆云:名扬四海,但最终死于八王之乱(六子陆耽也受牵连而死)原本,陆机、陆云,当时也与兄长一样,分领了陆抗部分部队。
然而,吴国灭亡时,陆机刚刚20岁,陆云则只有10多岁,年纪太小,所以,实际上似乎并没有参加重要作战,他们也就幸存了下来。
吴国灭亡后,陆机、陆云退隐故里,在家里闭门勤学十年。
十年后,兄弟二人一起到洛阳闯荡。
尽管吴人身份和吴方口音使他们受到了很多歧视,但才华的光芒总是能刺破偏见,二人得到了张华的器重,被介绍给诸公,由此二人名声大震,时有““二陆入洛,三张减价”之说。
此后,兄弟二人逐渐名满天下,也在西晋王朝做了高官。
然而,我们知道,西晋王朝的权力斗争是极为尖锐的,一波接着一波,不得安宁。
“二陆”原本是南方来的,其实也不必非要卷入这些权力斗争。
但是,那也意味着:南方来的“二陆”,永远不能再有大的“进步”。
因此,“二陆”不甘心被北方士人歧视,决心加入权力斗争,以再求进步!
他们原本是被杨骏提拔而上位的。
然而,杨骏被贾南风干掉后,他们又依附贾南风的兄弟贾谧,结交权贵,成为“金谷二十四友”之一,混到了顶层圈子。
后来,赵王司马伦诛贾南风时,他们又反身一起参与诛杀贾南风,并因功而位列中枢。
司马伦被杀后,齐王司马冏要治他们的罪,幸有成都王司马颖、吴王司马晏一齐救援疏理,才幸免遇难。
此时,江南来的好友认为:中原多难,不如回到江南去吧!
然而,陆机等人决心留下来,匡正世难!

由于成都王司马颖救过自己,而且,成都王司马颖看起来又比较有作为,所以,陆机等人便决心追随成都王司马颖。
成都王司马颖既器重陆机等人的才干,又企图借此拉拢江东士族,自然也重用了陆机等人。
在接下来的军事斗争中,陆机代理后将军,河北大都督,统领了20余万人;陆云也持节、大都督、前锋将军,领一军。
可以说,陆机、陆云所统领的人马,已经超过了祖父陆逊、父亲陆抗所统领的兵马。
然而,一来,陆机等人所统的兵马对他们并不服气;二来,陆机等人虽然文采无双,但军事上确实没有陆逊、陆抗的本事。
因此,很快,鹿苑一战,陆机遭到了大败,赴七里涧而死的士兵如同积薪,涧水为此不流,将军贾棱也战死。
战后,本就不服陆机的手下,诬陷陆机有异志。
成都王司马颖大怒,下令逮捕了陆机。
陆机随即遇害,时年43岁,而他的两个儿子陆蔚、陆夏也一同被害。
随后,陆云,及六弟陆耽也一同遇害了!

如此,陆逊的后人,除后事不详的老三陆玄外,其余全部遇害!

陆逊、陆抗父子,是三国时期表现最出色的家族之一。
然而,正因如此,他们留给后代的,除了优秀的基因、良好的教育,还有责任与压力。
老大陆宴、老二陆景,虽然未必继承了陆逊、陆抗的名将之才,但却继承了祖父、父亲的忠诚与担当。
因此,在明知必死的情况下,他们依然选择了死战到底,为国捐躯。
年纪稍小的陆机、陆云、陆耽,虽然没有为吴国捐躯,但同样继承了陆逊、陆抗的聪慧与雄心。
因此,他们在闭门勤学十年,来到洛阳后,立刻以才气扬名天下!
然而,也因此,他们不甘受到北方士人的歧视,也不愿退回江东老家,而是卷入一场接一场的权力斗争,并在这个过程中步步高升。
只是,祖父、父亲的谋略,不是靠闭关十年勤学就能继承得了的,而西晋王朝的内斗复杂程度、频繁程度又远远超过了当年陆逊、陆抗打的仗。
因此,最后,他们在一场接一场的斗争中,终于失手,卷入漩涡之中,粉身碎骨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东吴灭亡前后,为什么陆逊的几个孙子几乎全部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