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4 13:21

资治通鉴:求人办事,事前露财,拉高成本,事后露财,招人贪念

茶水间,老赵拍着大腿诉苦:“上回托老同学办资质,提前送了两瓶茅台,结果他变本加厉要‘打点费’!”
对面小吴苦笑:“我项目成了请客户吃日料,他转头就暗示介绍新客户要抽成...”
两人摇头的样子,活脱脱是《资治通鉴》里那些被“财帛”咬住手的聪明人——有人因提前亮底牌被榨干油水,有人因事后显富贵引来群狼环伺。
01 事前露财?等于给自己标价战国时,范雎随魏国使臣出访齐国。齐襄王欣赏范雎才华,私下赐他十斤黄金。范雎推辞不过收了,却被使臣须贾诬告“通敌卖国”。
魏相魏齐大怒,命人打断范雎肋骨丢进厕所。若非靠装死逃往秦国,哪还有后来“远交近攻”的千古奇谋?
《资治通鉴》早撕开人性暗面:“利之所在,虽千仞之山,无所不上;深渊之下,无所不入。”
心理学称此为“锚定效应”——你送的茅台就是价格标签,对方会据此不断加码。
北宋丁谓有次求宰相寇准举荐,先献上家传古砚。
寇准笑纳后,丁谓竟得寸进尺索要枢密使职位,气得寇准把砚台砸他脸上:“尔欲以物易国器耶?”

02 事后露富?简直是给饿狼发请柬《资治通鉴》里有个“炫富惨案”:西晋石崇与王恺斗富,有次宴请大将军王敦。席间让美人劝酒,客人不饮便斩美人。
王敦故意不喝,石崇连斩三人。王敦面不改色:“他杀自家人,与我何干?”数年后八王之乱,王敦第一个抄了石崇家产,金谷园珍宝尽入囊中。
明朝首辅张居正深谙此道,他收受戚继光送的胡姬美女,却将人安置在别院,连儿子都不让见。
临终前更叮嘱:“吾死,百官必抄家,尔等布衣荆钗出京。”果然抄家时,锦衣卫翻遍相府只找到破旧棉袍。

03 高手都在玩“雾里藏金”汉高祖刘邦的谋士陈平,堪称“财帛魔术师”。当年他携巨资离楚投汉,过黄河时船夫眼露凶光。
陈平立刻脱衣帮忙划船,腰间金锭叮当乱响。
船夫正要动手,他却叹气:“这破衣服裹着老母骨灰,兄台若缺钱,不如帮我埋了它?”
船夫嫌晦气摆手作罢,陈平反塞给他几枚铜钱:“谢您载这晦物!”

04 该露骨时,反要亮出钱袋子《资治通鉴》里最绝的反杀,当属萧何治关中。刘邦与项羽鏖战时,萧何坐镇后方征粮募兵。
关中富商们见有机可乘,纷纷囤粮抬价。萧何不声不响收集罪证,某日突然张贴告示:“献粮万石者赐爵位,拒售者以资敌论斩!”
富商们吓得连夜开仓,萧何却转头把收来的粮食全充军粮。
晚清红顶商人胡雪岩有句名言:“银子是兵器,亮早了吓跑猎物,亮晚了反伤己身。”
他借钱给落魄王有龄,专挑对方典当祖传玉佩时出现:“这玉我瞧着喜欢,押三百两如何?”——既给足面子,又让王有龄记了一辈子。
写在最后翻烂《资治通鉴》才看透:财帛是把双刃剑,出鞘时机差半分,不是割伤己手,就是引来群鲨。
范雎的金子换来厕所羞辱,石崇的珍宝催动杀身刀斧,而陈平萧何们深谙“藏金于拙”的玄机。
所谓人情江湖,不过是场精密的财富哑剧——事前要像捧着骨灰盒般肃穆,事后要如洒落铜钱般散碎。
下次当你又想掏钱包或晒方向盘时,记得长安城头飘来的千年忠告:露财如亮剑,出鞘必见血。
毕竟成年人的世界,会藏富的人,才能富到最后。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资治通鉴:求人办事,事前露财,拉高成本,事后露财,招人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