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3 20:52

就算打通图们江,东三省重获出海口,可能发展成为下一个江浙沪吗


东三省这地方,说起来总让人有点感慨。面积大,资源多,工业底子厚,可这些年经济老是起不来,大家一提振兴东北,就觉得像个老生常谈。
缺出海口是其中一大痛点,尤其是吉林和黑龙江,得把粮食、钢铁啥的陆路运到辽宁港口,成本高,效率低。图们江出海口离日本海就15公里,珲春那边本来能直通海,可历史遗留问题卡着脖子。
要是真打通了,东三省能借这机会翻身,变成下一个江浙沪那样的经济圈吗?咱得一步步掰扯清楚,别光想好事,得看现实。

先说说历史包袱。19世纪中叶,沙俄那边野心大,通过1858年的《瑷珲条约》和1860年的《北京条约》,从清政府手里抢走1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包括外东北大片海岸线。
图们江下游15公里河段,本来是中国领土,结果成了俄朝边界。伊格那季耶夫这家伙,当时作为俄国外交官,玩得一手好牌,利用鸦片战争乱局,逼清廷签字,吞了乌苏里江东岸40万平方公里。穆拉维约夫在瑷珲那边也下狠手,黑龙江北岸60万平方公里没了。
这俩人就是典型的机会主义者,趁火打劫,俄国远东版图就这么扩了。中国丢了5000公里海岸,吉林直接变成内陆省。

1898年,俄国还私移界碑,进一步蚕食。1938年,日苏张鼓峰冲突,日本封锁河口,航行彻底断。
到1959年,苏联建了图们江铁路桥,长530米,桥面离水面才7米,低水位9.6米,只过得300吨小船,河道淤积严重,基本废了。1992年,中国外交努力,恢复了名义上的航行权,可实际大船过不去,多年来跟俄朝谈,总是避而不答。
现在情况有点变。俄罗斯因为西方制裁,转向东方战略,跟中国合作加深。2024年5月,普京访华,中俄联合声明里明确说,将跟朝鲜谈中国船经图们江下游出海的事,进行建设性对话。

这算是个突破,之前俄罗斯担心出海口开了,影响海参崴港口货量,现在看来,地缘压力让它松口了。
2025年,俄罗斯当大图们倡议轮值主席,这是个东北亚合作框架,包括中俄朝蒙日韩,重点在交通、能源、贸易上。声明还提深化大图们倡议,向独立国际组织转型,成员国合作交通、数字经济、农业啥的。
黑瞎子岛开发也定在2025年启动,中俄共同搞,东北那边能多点机遇。北极航线合作也提上日程,去年7月有艘载1600集装箱的船从圣彼得堡经北冰洋到中国,证明可行。避开马六甲、苏伊士,缩短距离,破冰技术成熟,东三省货物能走这条新通道。

可朝鲜那边是关键。图们江是界河,出海得三方同意。2025年2月,俄罗斯总理米舒斯汀签令,指定公司建第二座图们江公路桥,合同到2026年底。
这桥是俄朝协议,可能是铁路桥补充,桥面估计比旧桥还低,6米左右,桩基已打。要是建起来,出海口更堵。俄媒说,建桥需跟中国协调,因为涉及航行权。普京承诺谈通航,可朝鲜封闭,融入国际贸易难。中俄得推动,可进展慢。
2024年6月,俄朝签重建桥协议,克里姆林宫官网发了消息,中国网友关注,可到现在2025年8月,还没实质突破。扎鲁比诺港合作2014年就签,距边境18公里,不冻港,公路铁路连珲春,升级成亚太欧洲通道,可外贸还得绕路,海参崴只开内贸中转。

打通出海口,对东三省意味着啥?东三省面积78.73万平方公里,平原广,土壤肥,矿产足,水系好。老工业基地,新中国工业顶梁柱。
可吉林黑龙江货物陆运辽宁,拖效率。去年海参崴开内贸,路程短了点,可不比直通海方便。打通后,珲春通江达海,与日韩、北美贸易近。结合北极航线,远东贸易增,东三省或成物流枢纽。
专家说,关键不光出海口,还得利用周边土地。扎鲁比诺港辐射东北亚,北极线避风险,缩短航程。去年PMI跌到49.3%,全球制造承压,东三省出口得找新路。

但说发展成下一个江浙沪,得现实点。江浙沪自古商贸旺,通商口岸多,外贸基业厚。地理上,长江珠江宽阔,水量大,大船进出易。东三省工业定位重,资源型,转型慢。
图们江窄,水流小,万吨轮过不去,辐射城市少,经济效益限。江浙沪消费强,产业升级快,江苏工厂自动化普及,机器人臂进小厂,阀门生产都机械化。上海外卖员月入近万,工人五六千。
老百姓不买房,消费释出,菜场食材新鲜,化学菜少。东北呢,2023年黑龙江GDP名义几乎零增长,通缩严重,房价跌,出生率低。河北虽有港口,可穷得骨子里,东北类似,投资不过山海关。

外资不来,制造业占全球31%,消费只15%,生产过剩,出口依赖。江浙沪风景好,徐连镇泰盐除外,可东北老龄化,消费弱,保时捷宝马滞销,便宜货本土企业卷赢。
总的,东三省打通图们江是好事,重获出海口,物流效率升,与东北亚连紧。可发展成江浙沪,得看综合。历史遗留解决难,谈判曲折。经济结构差,消费弱,老龄化重。江浙沪底子好,外贸强,东北追得上?难。机遇有,抓牢别错。振兴不是梦,得一步步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就算打通图们江,东三省重获出海口,可能发展成为下一个江浙沪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