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3 13:13

太平天国的幸存者赖汉英:活到91岁高龄,生前吐露当年的一个秘密

1909年的广东花县(今天的广州花都区),炭步镇赖屋村。一个行将就木的老头,皮肤黝黑,满脸褶子,看起来跟村里任何一个土里刨食的老农没啥两样。他就是赖汉英。邻里乡亲只知道他是个孤僻的老头,没人晓得,这个天天扛着锄头下地的老汉,六十多年前,曾是呼风唤雨、搅动大清半壁江山的“国舅爷”、太平天国的“东殿尚书”。
他的身份有点复杂。他是洪秀全老婆赖莲英的弟弟,正儿八经的国舅。这层关系,让他从一开始就站在了权力的中心圈。但他又不是那种只会靠裙带关系的草包。赖汉英读过私塾,会点医术,年轻时还跟着家里跑过生意,脑子活络得很。这在普遍是文盲的太平军早期将领里,绝对算得上是知识分子。

1851年,金田那把火烧起来的时候,赖汉英是第一批跟着洪秀全干的核心元老。他既能带兵打仗,又能处理后勤,是个多面手。太平军刚出广西,他就被封为“左军正典圣粮”,管全军的钱粮。你想想,十几万人的吃饭问题,这可是天大的事。后来一路打到南京,他战功赫赫,官拜“夏官又正丞相”,地位仅次于那几个封了王的大佬。
这样一个人物,怎么就在天京(南京)定都后,好像人间蒸发了?又怎么能从那场血腥的内斗和最终的覆灭中全身而退,安安稳稳活到91岁?这就得从那场改变了一切的“天京事变”说起了。
要说天京事变,就绕不开东王杨秀清。这哥们儿的人生,比戏文还精彩。他本来是广西一个烧炭的工人,大字不识几个。但这个人,天生就是个搞政治的天才。
洪秀全在广西传教,搞“拜上帝会”。杨秀清一看,机会来了。有一次,他突然在集会上浑身抽搐,口吐白沫,然后声称自己被“天父”附体了。这招“跳大神”玩得是炉火纯青,把一众信徒唬得一愣一愣的。连洪秀全这个“天兄”耶稣的亲弟弟,见了“天父”下凡,也得毕恭毕敬。

靠着“天父代言人”这个无敌的身份,杨秀清的权力坐着火箭往上蹿。定都天京后,他是“传天父圣旨”的东王,节制其他所有王。说白了,天王洪秀全成了名义上的老大,而杨秀清,才是太平天国实际上的CEO兼董事长。
权力这东西,一旦尝到了甜头,就跟吸毒一样,戒不掉。杨秀清府邸的规模,比洪秀全的天王府还气派。他动不动就搞“天父下凡”,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用天父的口吻训斥甚至杖责天王洪秀全。洪秀全心里憋屈啊,但又没辙,谁让人家是“天父”呢?只能跪下认错。
这还不算完。1856年8月,太平军攻破了清军的江南大营,声威达到顶峰。杨秀清觉得时机成熟了,他导演了一出“逼封万岁”的大戏。在朝堂上,他再次“天父附体”,要求洪秀全把他这个“九千岁”封为“万岁”。
在古代,“万岁”是皇帝的专属称呼。杨秀清这么干,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所有的史书都把这作为天京事变的导火索,认为是洪秀全忍无可忍,下了密诏,让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等人回来“清君侧”。

听起来逻辑很通顺,对吧?一个功高盖主的权臣,一个被架空的君主,一场血腥的清洗似乎在所难免。但赖汉英临死前吐露的秘密,却给这个故事,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反转。
咱们把时间拨回到1909年,赖汉英的病榻前。据当时在场的后人回忆,老头子用尽最后一口气,断断续续地说出了一个埋藏了53年的秘密:
“杀杨秀清,非天王本意。洪秀全只想削其权,给他个警告。真正要杨死,并借机大开杀戒的,是北王韦昌辉!”
这句话,像一颗炸雷,把所有人都震懵了。
赖汉英的说法是,洪秀全确实对杨秀清的跋扈忍到了极限,也确实发了密诏。但密诏的内容,只是让韦昌辉等人回来,设法控制住杨秀清的权力,压一压他的气焰。压根就没说要他的命。
但韦昌辉拿到这道密诏时,心里想的却是另一回事。
韦昌辉和杨秀清之间,有血海深仇。早年,杨秀清曾以“天父”之名,逼着韦昌辉亲手杖责自己的亲哥哥,后来还找借口把韦昌辉的亲哥哥五马分尸了。这还不算,杨秀清还多次当众羞辱韦昌辉,让他颜面扫地。这口气,韦昌辉憋了太久了。
现在,机会来了。韦昌辉手握“天王密诏”,这简直就是一张尚方宝剑。他要的,根本不是削弱杨秀清,他要的是复仇,是让杨秀清和所有东王府的人,都死无葬身之地!
1856年9月1日深夜,韦昌辉带着三千亲兵,以“勤王”的名义,火速赶回天京。他没有去见洪秀全,而是直接包围了东王府。杨秀清毫无防备,他可能还以为韦昌辉是回来帮他演“逼封万岁”这出戏的。结果,等来的是雪亮的屠刀。
那一夜,东王府变成了一个人间地狱。从杨秀清本人,到他府里的男女老幼、文武官员,两万多人,几乎被屠戮殆尽。史书记载“血流成河,尸积如山”。
赖汉英说,洪秀全是在事发后第二天才知道消息的,当他赶到现场时,一切都晚了。韦昌辉已经杀红了眼,他手握兵权,控制了整个天京城。洪秀全这个天王,在那一刻,反而成了傀儡。

韦昌辉的屠杀并没有停止。他以“搜捕东王余党”为名,在天京城里展开了大清洗,但凡跟杨秀清走得近的,或者他自己看着不顺眼的,统统杀掉。这场屠杀持续了两个多月,天京城内人心惶惶,血雨腥风。
如果赖汉英说的是真话,那么整段历史就要重写了。洪秀全的角色,从一个冷酷的阴谋家,变成了一个优柔寡断、失去了对局势控制的可怜人。而韦昌辉,则从一个奉旨办事的“忠臣”,变成了一个借公报私仇的野心家。
这个说法,其实比“君主杀权臣”的传统剧本,更符合人性的逻辑。一场政治清洗,目的是消除威胁,用不着杀掉两万多人,把整个派系连根拔起。只有夹杂了个人复仇的疯狂欲望,才会导致如此惨烈的后果。
天京事变的结局,我们都知道了。翼王石达开赶回天京后,怒斥韦昌辉滥杀无辜。韦昌辉丧心病狂,连石达开的家人都杀了。石达开悲愤之下,连夜逃出天京,并号召全国兵马讨伐韦昌辉。
洪秀全一看,韦昌辉已经成了众矢之的,这才下令处死了韦昌辉,并把所有罪责都推到了他身上。但一切都太晚了。
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它造成的伤害是致命的:
杨秀清虽然跋扈,但他是太平天国最杰出的军事和政治领袖。他的死,让太平天国失去了大脑。韦昌辉、秦日纲等一批早期悍将被杀,更是让领导层出现真空。
最能打的翼王石达开,带着十几万精锐部队出走,另立山头。这直接导致了太平天国军事力量的分裂和削弱。
一场自相残杀的血腥屠杀,让“天下多男子,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的口号,成了一个天大的笑话。连“天父”的代言人都能被轻易杀死,谁还会相信这个虚无缥缈的上帝呢?

从那以后,太平天国就再也没缓过劲来。洪秀全虽然重新掌权,但他开始滥封王爵,任人唯亲,提拔了一堆自己的亲戚和无能之辈。整个政权,从一个有理想、有组织的起义集团,彻底沦为了一个腐朽、内耗的封建小朝廷。
聊回赖汉英。天京事变时,他在哪里?史料记载,他当时被派往安徽、江西一带作战。这让他幸运地躲过了天京的腥风血雨。
作为洪秀全的亲信和国舅,他肯定知道很多内幕。他眼睁睁看着这栋自己亲手搭建起来的大厦,是如何因为内部的蛀虫而腐烂、倾塌的。
天京最终陷落时,无数将领战死,或被俘凌迟。赖汉英没有选择“为国尽忠”。他做出了一个最实际的选择:活下去。
他一路化装成难民,躲避清军的追捕,辗转千里,最终逃回了老家广东花县。他藏起了所有与太平天国有关的身份证明,换上了农夫的粗布衣服,拿起锄头,成了一个真正的“种地老汉”。

这45年里,大清亡了,民国来了。世界天翻地覆,而他只是在村口的老槐树下,默默地看着日出日落。有人会说他贪生怕死,是个懦夫。但换个角度想,能从那种尸山血海的修罗场里活下来,并保守秘密近半个世纪,这本身就需要极大的智慧和隐忍。
他不是没见过权力巅峰的风景,也不是没经历过金戈铁马的豪情。但他最终明白,所有的理想、权力和荣耀,在生命的残酷现实面前,可能都一文不值。活下来,看到结局,或许才是对那段疯狂岁月最大的嘲讽。
直到1909年,他知道自己大限已至,再也没有什么好顾虑的了。他才选择说出那个憋了一辈子的秘密。他或许是想为自己的姐夫洪秀全辩解几句,或许只是单纯地想在临死前,把历史的真相还给后人。
我们今天无法100%证实赖汉英的话就是绝对的真相,因为所有的当事人都已化为尘土。但他的说法,为我们解开天京事变这个“罗生门”,提供了一个最关键、也最合乎人性的视角。
参考文献:
简又文,《太平天国全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罗尔纲,《太平天国史》,中华书局,1991年。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太平天国的幸存者赖汉英:活到91岁高龄,生前吐露当年的一个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