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3 09:53

林徽因的4个姑姑有多厉害?个个才情兼具,所嫁之人都不是普通人

文/历史勘探社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回顾林徽因这一辈子,在事业上顺风顺水,成果斐然;感情里进退有度,没被情爱冲昏头脑;婚姻中也选对了携手之人,从未行差踏错。
她始终清楚自己的追求,明白自身优势,精准选定终身伴侣,牢牢掌控着人生方向,还在文学、戏剧等多个领域大放异彩,她这般聪慧,其实和她的祖父林孝恂有着很大关系。

林徽因祖籍福建闽县,也就是如今的福州,她的祖父林孝恂十分厉害,在1889年考中了进士,还顺利进入翰林院任职。
那时,外省人初到京城当官,在官场应酬方面开销极大,需要不少银两来打点周旋,可林孝恂自觉没那么多财力支撑,便想了个办法。

在每年一度的翰林院考试里,他故意写错一个字,以此向考官暗示自己不想留在京城,希望能到地方上任职。
这一招果然奏效,没多久,他就被“外放”到杭州地区做官,先后担任仁和、金华、海宁等州县的父母官,最后还当上了杭州的代理知府。

林孝恂不仅文章诗词写得好,还精通医道,不过,他看不惯清廷的腐败,干脆辞官不干了。
林孝恂思想特别开明,他资助旅日学生参加革命运动,还多次把自家的子侄送到日本去留学,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对两个儿子和五个女儿的教育一视同仁,从不偏袒。

为了让子女接受良好的教育,他在家里开设了私塾,请来国学大师林琴南这样的名士教孩子们国文,还聘请新派名流林白水,给孩子们介绍天文地理知识,讲述国外的概况。
甚至,他还专门招来外籍教师,加拿大的华惠德教英文,日本的嵯峨峙教日文。

在晚清时期,风气虽说逐渐开放,但基层官吏中能做到新旧知识都学、中外文化兼收的,可不多见。
在林孝恂的影响下,林家形成了好学上进的风气,子女们不仅知书达理,还中西兼修、思想进步。

他的两个儿子从日本高校毕业,五个女儿也都有着较高的文化修养,就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的林觉民、林尹民,也是他的族侄呢。

这张照片极为罕见,是林孝恂带着全家在浙江仁和县官邸庭院拍的合影,照片里,林孝恂和夫人游氏坐在中间位置,左边站着他的五个女儿,右边最靠近中间的三人是长子林长民。
林孝恂穿着传统长袍马褂,留着胡须,气质儒雅,他的五个女儿个个出落得亭亭玉立,一家人穿着都是晚清风格,从装扮一眼就能看出,这是大户人家。

林徽因就出生在这样的书香门第,她的父亲林长民是个厉害人物,早年前往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在书法和教育领域颇有建树。
是民国时期著名的书法家与教育家,后来还在北洋政府担任过司法总长等重要职务。

林长民一生共有六个孩子,长女林徽因是续弦夫人何雪媛所生,其余五个孩子皆为妾室程桂林所育。
林长民对程桂林极为宠爱,和何雪媛之间则长期关系不睦,不过,这并没有影响他对林徽因的疼爱。

据说林徽因的容貌继承了祖父母的优良基因,她那炯炯有神的双眸像极了祖父,漂亮的脸蛋则如同祖母一般。
祖母对她格外溺爱,甚至不让林徽因的母亲照顾她,而是把她留在自己的卧房,时刻带在身边。

那时,林长民远在海外留学,几个已经出嫁的姑姑还常常带着孩子回娘家,林徽因和表姐妹们天天在一起嬉戏玩耍,童年生活十分欢乐,一点儿也不孤单。
在享受了七年的欢乐时光后,八岁的林徽因跟随祖父移居上海;十岁时,又跟着祖父进京,这才来到父亲身边,可惜这一年,祖父不幸病故。

林徽因晚年时常感慨:“我们林家的姑娘,从不是温顺的金丝雀。”这话一点儿不假。
在林家,人们往往熟知林孝恂的三个儿子,却鲜少有人知道,林家还有林徽因那五个不寻常的姑姑,她们也都有着各自独特的人生故事。

这张照片记录了林徽因四位姑姑的身影,不过其中唯独不见二姑的踪迹,因为,二姑在二十岁时便早早离世,因此没能出现在这张照片里。
林徽因的大姑林哲民,嫁给了学者王永昕,王永昕出身于浙江吴兴的名门望族,是刚从日本早稻田大学归国的法学硕士。

1909年,5岁的林徽因随家人搬到了杭州蔡官巷23号的一处宅院,在接下来的三年里,正是大姑林哲民耐心地教林徽因读书写字,成为了她的启蒙老师。
林哲民温文尔雅,写得一手王羲之体的小楷,十分工整,在她的言传身教下,幼年的林徽因渐渐恋上了文字。

这张照片里的老人,是林徽因的三姑姑林嫄民,要知道,林徽因姑姑们的影像资料本就稀少,照片中的三姑已然步入老年,脸上长了老年斑,可即便如此,她身上那股气质和自信却丝毫不减。

三姑林嫄民自小就对书法痴迷不已,后来她嫁给了晚清杭州知府卓孝复的儿子卓定谋,卓定谋也是书法界的才子,尤其擅长章草,造诣颇深。

这张照片上的人是卓定谋,他模样真是一表人才,即便留了胡子,也丝毫不掩其英俊气质。
五官轮廓分明,眼神透着沉稳与睿智,和温婉又有气质的三姑站在一起,可真是十分般配。

在林徽因第一次准备去欧洲旅行前,林嫄民特意把自己珍藏多年的书法作品《急就章》临本送给了侄女,还鼓励她一定要打好书法基础。
林徽因早年习字时章草所展现出的意趣,很大程度上是得到了三姑的真传。

不仅如此,林嫄民还心怀大义,她曾变卖自己的嫁妆和首饰,把钱捐给前线,还精心策划药品运输,为抗战立下了不小的功劳。
关于林徽因三姑的历史记载并不多,不过对于三姑夫卓定谋,林徽因倒是提过一些。

她说三姑夫是个热情好客的人,他有个叫“自青榭”的地方,环境十分优美,而且他特别欢迎别人去借住,一点儿也不嫌麻烦。
刘子楷太太就曾在“自青榭”借住了几个星期,主客相处得十分融洽,都度过了一段特别愉快的时光。
pic/cplrtobrbv3.jpg
玉泉山位于北京西山东麓,东边挨着颐和园的万寿山,西边是连绵起伏的西山群峰,它平地而起,主侧峰南北拱伏,形状就像马鞍一样。
这里泉水众多,清澈见底,晶莹得如同美玉,喝起来甘冽醇厚,玉泉山也正是因为玉泉池而得名。
pic/zq1r1qce1bv.jpg
自元明以来,玉泉山就成了帝王游幸、避暑的宫苑之地,卓定谋把“自青榭”选在玉泉山旁,足见其风雅清逸,也难怪林徽因对三姑丈的“自青榭”赞赏有加。
林徽因的四姑林丘民,嫁给了留学日本的曾仙舟,曾仙舟家世显赫,祖父曾兆煌担任过户部江西司郎中,和大学士翁同龢有世交情分。
pic/2vclhpb2ynx.jpg
曾祖父曾元海与翁心存还是同朝进士,曾仙舟回国后在银行工作,家境十分殷实,后来他迷上了养蜂,还专门成立了“华北养蜂协会”。
五姑林子民则嫁给了书画家李石珊,李石珊在书法和绘画领域造诣颇深,和齐白石是好友,还曾为齐白石的画作题跋。
pic/rlpulicbfqa.jpg
林子民也颇有艺术气息,她和齐白石在画室里喝茶聊天、探讨艺术,两人还合作留下了上百幅画作。
值得一提的是,林家女儿们的嫁妆与众不同,没人看重金银首饰,大姑姑出嫁时,抬去的是三千本装订精美的西方科学译著。
pic/0usxxtqeqx5.jpg
五姑姑陪嫁的箱子里,绢本画多得能铺满半条街,可她在新婚之夜就把这些画作都赠给了当地学堂,这份对知识的推崇和对教育的支持,实在令人钦佩。
在张清平所写的《林徽因传》里有这样的记载,1921年,林徽因和徐志摩之间的事情传回国内后,林徽因的几个姑姑实在难以接受。
pic/12igk1qqnbq.jpg
在她们的观念里,林家是名门望族,林徽因作为林家大小姐,怎么能和一个有妇之夫走到一起呢?
于是,几位姑姑联合起来,给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写了一封信,信中的措辞十分激烈,林长民收到信后,不敢耽搁,赶忙带着女儿回了国。
pic/fr2movf50p1.jpg
据徐志摩表妹夫陈从周回忆,当年林徽因的几位姑妈都坚决反对她接受徐志摩的追求,其中大姑和四姑反对得最为厉害。
大姑和四姑受封建思想影响较深,她们觉得林徽因是林家的长女,身份尊贵,要是和刚离了婚的徐志摩结婚,那就如同给人当填房一样,会辱没林家的名声。
pic/s5dx5jraygt.jpg
也正是因为这两位姑妈的强烈反对,徐志摩和林徽因最终没能结为夫妻。
pic/3gcjrey1iww.jpg
林觉民
林徽因曾言“林家满门忠烈”,这绝非夸大之词,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一心抵制日本侵略,为捍卫国家尊严,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pic/jdorhmaw40b.jpg
林尹民
林家还有三位了不起的族叔——林觉民、林尹民、林文,他们并肩作战,在战场上毫不退缩,最终壮烈殉国,被后人尊称为“黄花岗三林”,他们的名字永远铭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pic/udetwlffdye.jpg
林徽因的弟弟林恒
林徽因的弟弟林恒,本在清华大学有着光明的前途,但在国家危难之际,他毅然放弃学业,投笔从戎,成为中国第一代空军飞行员。
1941年3月14日,日军空袭成都,林恒驾驶着老旧的战斗机毅然升空迎敌,在激烈的空战中,他不幸头部中弹,壮烈牺牲,年仅25岁。
林徽因自己也有着如江河般壮烈的情怀,由此可见,“林家满门忠烈”实至名归,绝不容他人轻慢!
参考信源:环球人物——生命里的三位导师2014年第18期


pic/mq2ecnp5iyl.jpg
闽声传媒——“清风来故人”——自青榭主2021-11-20


pic/ifmkqywyvjv.jpg
文汇网—多艺的性情中人——写于陈从周百年诞辰之际2018-11-12


pic/h0ev2g5tji4.jpg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林徽因的4个姑姑有多厉害?个个才情兼具,所嫁之人都不是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