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孙传庭墓地:破败寒酸,毫不起眼,除了当地人,知之者甚少
大家在阅读前,先点击上面的“关注”,感谢各位的支持,希望能给大家带来良好的阅读体验,并与您分享阅读的快乐!笔者后续将会为大家带来更多的精彩故事!在山西省忻州市代县阳明堡镇下花庄村东有一座清代名人墓地(衣冠冢),这座请代名人墓地北屏青山南面绿水,冢高4米,周长约22米,历经数百年的时间,现今破败寒酸,毫不起眼,除了当地人,知之者甚少。
这座墓地虽然破旧寒酸,但这座墓地的主人身份却极其不一般,这座明代名人墓地的主人不是别人,正是明末军事将领孙传庭。
孙传庭是明朝覆灭前最后的“军事支柱”,他曾多次率明军与各路义军进行交战,曾一度稳定西北局势,但最终因仓促出战,兵败阵亡于潼关之战。
孙传庭出生在代州振武卫(今山西代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祖上三代人都是举人出身,出生在这样一个书香门第之家,使得孙传庭从小就接受到了非常良好的教育,这为他日后出仕为官打下了非常良好的学识基础。
孩童时代的孙传庭聪慧,活泼,悟性很高,他不仅通过勤奋学习,成为了村塾里的优秀学生,更是自学武艺,练就了一身精湛的武艺,成为了一个能文能武的全才。
1618年,25岁的孙传庭参加乡试,考中了举人,获得了进京参加会试的机会和资格,后续,又在第二年赴京参加会试和廷试,考中了进士,获得了出仕为官的机会。
孙传庭考中进士后,被明廷任命为永城知县,孙传庭来到这里任职后,勤勤恳恳为事,他关心民间疾苦;打击地方豪强,为民除害,使得永城这个治安得到改善,出现了政清人和的景象。
1621年,在永城任职一年后,孙传庭被明廷调任商丘知县,孙传庭到任后,延续了他在担任永城任职期间勤政做事的态度,作出了不少政绩,这就使得他备受上级官吏的赏识和赞赏。
随后,在上级官吏的保举之下,孙传庭来到京师任职,出任吏部主事一职,孙传庭入京,成为吏部主事后,一心想要作出点政绩,但是等到他入京为官之后,他才发现他无法施展才华,无法实现自己的人生志向。
当时,宦官魏忠贤专政,为所欲为,令嫉恶如仇的孙传庭十分愤慨,但他却无法改变现状,只能够以尽孝为名,辞官回乡。
孙传庭辞官回乡后,一边在家中尽孝,侍奉在老母亲的左右,一面将自己平生所学的知识悉数教授给老家的学子们。
1627年,崇祯皇帝即位后不久,各地不仅便爆发了农民起义,后金也趁机派兵袭扰辽东地区,当时正在老家的孙传庭见此局面,十分关心,先是上奏朝廷,提出自己的作战策略,随后则是先明廷请战,表明自己愿意复出,领兵御敌。
明廷见他请战迫切,便让他回到京师任职,听候差遣,1636年,孙传庭出任陕西巡抚,领兵围剿当地的农民起义军。
孙传庭在赴任之前,受到了崇祯皇帝的召见,崇祯皇帝对他进行了勉励,希望他能够不负朝廷的重望,剿灭陕西境内的农民起义军。
孙传庭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很重,因此当他到任之后,便亲自招募兵勇,练武备战,重振明军的即战力。
孙传庭整顿好陕西的军政后,便开始全力围剿陕西境内的农民起义军。当时,陕西境内的农民起义军主要是“闯王”高迎祥带领的,双方在仙游寺展开了厮杀,最终,以逸待劳的孙传庭率明军强势击溃高迎祥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并将其俘获,押解到京师,将其凌迟处死。
战后,崇祯帝皇帝龙颜大悦,下旨对孙传庭进行了褒奖,获得褒奖后的孙传庭再接再厉,又先后消灭了十五股义军,不仅稳定了陕西的局面,还跻身于明廷的名将序列。
孙传庭在稳定陕西的局面后,奉命赴京勤王,结果在与后金军的作战中,孙传庭遭到了崇祯皇帝的怀疑,君臣之间出现了矛盾和不和,孙传庭以失聪为由请求辞职,令崇祯皇帝大为不悦,当即下旨将孙传庭革职,逮捕入狱,这一入狱就是长达三年之久。
1642年,“闯将”李自成成为了新任闯王,他率领农民起义军多次重创明军,并逐渐将起义之势卷须多个省份,崇祯皇帝见形势岌岌可危,便将监牢之中的孙传庭给放了出来,重新启用他,命他率明军围剿李自成和他的农民起义军。
孙传庭虽被重新启用,但三年的牢狱生活,使得他已经没有了昔日的“心气”,再加上这三年的时间里,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起义军逐渐做大,做强,根本就不是昔日闯王高迎祥能够类比的。
因此,他再奉命率军与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展开作战后,一败再败,令崇祯皇帝不仅大失所望,对他逐渐失去了信任和耐心,命他催促出兵,结果最终败亡于潼关,终年仅仅51岁。
孙传庭败亡潼关,尸骨无存,崇祯皇帝本应对这位战死沙场的老将给予封赠,但崇祯皇帝却并这样这样做。
孙传庭死后五个月后,李自成没有了对手,势如破竹,率领农民起义军攻进了北京城,崇祯皇帝见此情形,前往景山自缢,明朝就此灭亡。
1645年,清顺治二年,孙传庭的长子孙世瑞在山西省忻州市代县阳明堡镇下花庄庄招魂祭葬父亲孙传庭及先母冯氏,随后在代县阳明堡南侧的下花家庄村东为父亲孙传庭修建了一座墓地(衣冠冢)。
这座墓地在东河、西河之间的高阜上,两河环抱,建好的初期,气势宏大,肃穆庄严,不仅有享堂、神道、墓冢等建筑,墓地四周还有松柏等树木,但是后续遭到人为的破坏,现如今只剩下一座破旧不堪的享堂矗立在荒野之中。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