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2 19:36

大禹治水的逻辑?

一、几个问题:
1、为何大禹治水的那些年,河水泛滥,有连续很多年的超级大暴雨?
2、大禹治水的性价比?
3、大禹治水技术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4、到底中国那个地方,大禹治水性价比很高?且具备相应治水技术的可行性?
二、问题回答:
要回答以上几个问题,口说无凭,需要证据与逻辑严密,所以要特别注意以下考古大数据:
1、反映冰河期情况的古海洋学海平面高度变化统计图
2、挪威雪线高度变化统计图
3、中国人类遗址统计图
4、人类遗传基因分析移民路线图
上面四个不同领域考古大数据的联合分析,非常重要,其相互印证更是重中之重。
三、经典案例:
中国人类遗址统计,与挪威雪线高度变化统计的联合分析,解析冰河期严酷阶段、全球气温变化、超级大洪水成因、大禹治水、良渚文明消亡史等等历史真相


四、考古大数据资料:
1、古海洋学海平面高度变化统计,冰河期有六万多年,青藏高原积累了大量超级冰川,冰河期严酷阶段,即距今18000~15000年间,秦岭以北以及华中平原这类地区,几乎没有人,太冷太冷了!

2、挪威雪线高度变化统计图
气温越高的年代,大暴雨越多,且青藏高原冰河期形成的超级大冰川,逐步越过冰点消融,爆发连续多年的大洪水。
石峁、陶寺、良渚、二里头与大禹治水在挪威雪线高度变化统计图上的标注:

3、人类遗传基因分析移民路线图:
与冰河期、大洪水分析移民路线图吻合的很好,即太冷的时期与地区,不适合移民,河水泛滥的地区,不适合移民。冰河期严酷阶段,秦岭以北以及华中平原这类地区几乎没有人,所以随着冰河期逐步结束,南方人类逐步移民北方,实际上,四川盆地攀枝花地区的气候,类似于热带气候,冬季气温平均比成都地区高出10度左右,冰河期严酷阶段,这里还适合人类居住,随着冰河期逐步结束,这里的人类逐步移民成都周边,其后顺理县与九寨沟方向移民若尔盖大草原,昆仑地区成为游牧时代的重心与象征


五、大禹治水问题的回答:
知道了以上科学大数据的资料,大禹治水的背景就知道了,那么大禹治水的性价比?治水技术可行性?
显然,大禹治水时期那样的超级大洪水,大平原地区肯定无法治水,没有治水性价比。
那么那种模式,具有治水性价比?
经典案例:
随着冰河期逐步结束,青藏高原超级冰川逐步消融,河水泛滥,四川盆地积水严重,这是由于重庆方面长江出水口狭窄,泄洪效率很低,特别是大洪水冲击,导致重庆狭窄出水口处塌方,泄洪会更是困难,大禹治水应该就是这种情况下的治水,工程量适中,治水技术可行,即利用水的冲击力,扩展河道特定狭窄段,加速泄洪四川盆地积水,性价比非常高。
下面是重庆方面长江特定狭窄段情况: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禹治水的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