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帝排行第四,他做皇帝后,三位兄长是何结局?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康熙帝死于畅春园,他的第四子胤禛在争议中继承皇位,即雍正帝。别看雍正帝已经君临天下,但此时他的三位兄长仍然在世,虽然已是君臣关系,但这些人的身份还是特殊一些的。那么,以严酷著称的雍正帝是如何对待三位兄长的,他们最终又是什么样的结局呢?一、胤禔
康熙十一年(1672年)二月,皇长子胤禔出生,生母为惠妃乌拉那拉氏。虽然不是嫡子,但康熙帝对胤禔还是比较器重的,十九岁时就作为副将军,参与征讨噶尔丹。二十五岁那年,胤禔又一次随康熙帝亲征。父皇的器重,让胤禔产生了夺取储君之位的心思。太子胤礽被废后,胤禔居然对康熙帝说:“今欲诛允礽,不必出自皇父之手。”
康熙帝非常生气,他怒斥胤禔为“乱臣贼子”,并在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十一月,“革去王爵,即幽禁于其府内”。雍正帝比胤禔小六岁,两人的关系一般,他在成为皇帝后,依然对大哥采取圈禁措施。雍正十二年(1734年)十一月,63岁的胤禔病死,雍正帝下旨按照贝子之例办理丧事,同时册封允禔之子弘昉为镇国公。
二、胤礽
胤礽虽然排行第二,但他却是康熙帝的嫡子,生母为皇后赫舍里氏。胤礽出生于康熙十三年(1674年)五月,比雍正帝大四岁,自幼就被立为皇太子。不过,胤礽却行事荒唐,再加上其他皇子的攻击,虽然被废后又得以恢复,但最终还是失去了储君之位。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康熙帝将胤礽“禁锢咸安宫”。
雍正帝即位后,胤礽虽然仍被圈禁,但其子弘晳被封为理郡王。雍正帝没有向胤礽下过旨意,即使赏赐物品,也是让太监传送,因为他不愿让二哥拜谢。没过多久,胤礽病重,雍正帝本打算前去探望,但不愿看到二哥“执为臣之礼”,因此没有前往。雍正二年(1724年)十二月,五十一岁的胤礽病死,雍正帝亲往祭奠,追封其为理亲王。
三、胤祉
在康熙帝的众多皇子之中,胤祉的才学是最为突出的。这位博学多才的皇三子出生于康熙十六年(1677年)二月,比雍正帝大一岁。胤祉主持编修了《律历渊源》、《古今图书集成》,深受康熙帝的喜爱。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三月,康熙帝第一次驾临胤祉的熙春园(今清华大学内),之后每年都会来,甚至成为惯例。
雍正帝即位后,就对三哥进行打压,先是将其发配到遵化,为康熙帝守陵,接着又在雍正六年(1728年)革去其爵位。两年后,胤祉恢复了亲王的爵位,但他又因在怡亲王胤祥的丧礼上面无戚容,再次遭到夺爵,并被幽禁于景山的永安亭。雍正十年(1732年),胤祉在囚禁中死去,终年56岁,雍正帝命以郡王之礼安葬,并赐给内库银五千两。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