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医生云医疗冲港交所:AI医疗的“馅饼”还是“陷阱”?
今天,医疗圈被一条消息刷屏了。利弗莫尔证券披露,四川好医生云医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
海通国际和中信证券担任联席保荐人。
从提交申请到全网热议,只用了不到半天。
这家公司什么来头?
简单说,它背靠好医生集团,主打“云医疗+AI”赋能基层医疗。
就在两天前,崇州市政府刚调研了其AI技术实践,并公开点赞。
时机巧得让人浮想联翩。
AI医疗赛道,今年格外热闹。
不仅是好医生云医疗,国内多家数字医疗企业都在蠢蠢欲动。
资本寒冬里,医疗科技反而成了“避风港”。
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上半年,中国数字医疗领域融资额超200亿元,同比增长30%。
而港交所,正成为这些企业登陆资本市场的首选。
但问题来了:AI医疗是真需求,还是炒概念?
一位行业投资人私下吐槽:“现在十个医疗项目,八个标榜AI,但能落地的不到一半。”
基层医疗资源匮乏是事实,但技术能否填上这个坑,还得打问号。
好医生云医疗的招股书虽未公开,但其业务模式已可见一斑。
通过云端平台和AI辅助诊断,帮基层医院提升效率。
听起来很美,但基层医生买不买账?
一位县城医院院长坦言:“系统好用,但培训和成本是门槛。我们最怕‘高大上’的技术用不起来,反成负担。”
政策东风却在持续吹。
“十四五”规划明确支持数字医疗发展,多地政府试点AI辅助诊疗。
崇州市政府的调研,就是个信号。
“政策红利+资本追捧”,AI医疗仿佛站上风口。
但风口上的猪,飞得高也可能摔得狠。
数字医疗的痛点依然尖锐。
数据隐私、医患信任、商业模式可持续性……
去年某AI诊疗平台因误诊被推上风口浪尖,就是个警示。
“技术再先进,不能解决实际痛点的都是纸上谈兵。”
一位资深医疗记者这样评价。
回到好医生云医疗。
其母公司好医生集团在药品流通领域根基深厚,这或是其差异化优势。
但上市不是终点,而是起点。
港股投资者近年对医疗科技公司愈发挑剔。
从微医到京东健康,股价起伏背后,是市场对盈利能力的焦虑。
“烧钱换市场”的故事,在2023年已经讲不通了。
一位投行人士指出:“现在投资人更关注营收结构和盈利时间表。”
好医生云医疗若想脱颖而出,得证明自己不是“另一个AI故事”。
基层医疗的改造,是块硬骨头。
但也是最大的机会。
中国有2800个县级行政区,基层医疗机构超90万家。
若AI能真正赋能其中十分之一,市场空间足以撑起一家巨头。
未来三年,数字医疗或将迎来洗牌期。
技术扎实、模式清晰的企业会活下来,跟风者大概率被淘汰。
好医生云医疗此次冲刺,更像一次压力测试。
“上市只是入场券,长期价值还得靠患者和医生用脚投票。”
这句话,值得所有医疗科技公司深思。
#好医为生健康航护#
一起成长,一起长成—-长成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