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挖出来的帝王尸体,咋处理?
封建帝王,生前一呼百应,死后也是尊贵无比。他们从登基开始就给自己修建寝陵,一直到去世还在修。从选址到修建到棺椁再到陪葬品,无一不精。他们想在另一个世界也能享受到帝王待遇。但是人死如灯灭,死后的事情谁也管不了。哪怕是帝王,寝陵修的再好,王朝覆灭后也没人管了,还会变成盗墓贼眼中的肥肉。
之前说过,吐蕃僧人杨琏真伽觊觎皇陵中的宝贝,打开了一百多座宋代皇室寝陵,皇帝后妃皇子公主的尸骨被随意丢弃,宋理宗的脑袋还被做成了酒壶。
其他盗墓贼对皇帝尸骨同样不尊重,李世民的遗骨不知何时流落民间,成了富商把玩的手办。乾隆也被分尸,头颅都不知道是谁的。
盗墓贼肯定是不讲武德,丧心病狂,怎么随意怎么来。可如果打开棺木的不是盗墓贼,而是我们的考古工作人员,这些帝王尸骨又会被如何处理呢?
极其珍贵的,会被展览。
马王堆汉墓发掘出土的辛追夫人,长眠地下2100多年尸身不腐,上臂、大腿等部位还有弹性,四肢关节还能活动,绝对是一大奇迹。
当年,来自全国各地的考古专家、高校教授全都赶往长沙,开了两天的尸体解剖会,终于制定了在不损坏形象、不影响以后展览的情况下,最安全无害的解剖方式。
解剖之后,辛追夫人的遗体就开始展览。当时文物保护意识极差,咱们现在很多老百姓都懂的知识,比如出土文物不能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对光线温度湿度都有要求。
当年,这些最简单的细节都没人注意,辛追夫人的遗体就这么直接放到桌子上展示。游客不仅能近距离观看,甚至可以上手去摸。一年之后,工作人员才意识到不能随意触碰,在遗体上弄了一个玻璃罩。
只有一个玻璃罩,空气温度湿度完全达不到要求,遗体快速损坏。一直到2003年,为辛追夫人量身定做的地下寝宫才做好。
这个地下寝宫位于湖南省博物馆,距离地面八米,温度湿度都和当年出土的马王堆汉墓一致,辛追夫人的遗体终于能不被打扰,长久保存。
辛追夫人这种情况极其少见,其他人的遗体,哪怕是帝王,也没有这种待遇。考古挖掘中遇到帝王墓,如果有价值,会妥善带回去研究。研究明白了,放到博物馆珍藏。
隋炀帝墓地被挖掘时,尸骨早已不见了,只有两颗牙。从墓地的陪葬品和墓志铭基本能证明这就是隋炀帝的墓地,但这两颗牙是谁的,还得进一步研究。
考古学家把这两颗牙带回去,经过鉴定,这两颗牙属于五十多岁的男子,与隋炀帝去世时年龄相符合,进一步确定了这就是隋炀帝的墓,也确认了这两颗牙是隋炀帝尸骨的一部分。
如今,这两颗牙被收藏在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妥善保管。
咱们话说回来,隋炀帝墓应该没有被大规模偷盗过,为啥其它陪葬品还在,尸骨没了,就剩下两颗牙呢?
当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勒死,萧皇后把床板拆了给他做个简易版棺材,安葬于江都宫流珠堂。后来镇守江都的将领感念隋炀帝曾经对自己的帮助,把他改葬于吴公台下。
李渊建立唐朝后,隋唐都是亲戚,李渊就是隋炀帝表哥,不忍心看到表弟身后事这么惨,就又把他迁到雷塘。据说,下葬的时候天雷滚滚,棺椁接连被劈了三次,尸骨都被掀出来了。
一次次改葬,还多次被雷劈,在这个过程中尸骨遭到破坏,最后只剩下两颗牙齿,也就可以理解了。
隋炀帝的两颗牙有研究价值,被珍藏。如果没有研究价值,具备保存条件,会被重新埋回去。
慈禧死后风光大葬,多年后孙殿英盗墓,直接把她的尸体仍在棺材盖上,满清遗老遗少赶到后简单安葬。再后来考古学家开馆,发现遗体符合重新埋回去的条件,消毒后又给埋回去了。
也有很倒霉的情况,万历皇帝和两位皇后的墓地在1958年被发现。当年没有文物保护意识,万历他们的棺椁竟然被推到山沟里,三四百年都没有遭到损坏的尸骨被砸烂后一把火烧了,墓地也遭到极大破坏。
史书上关于万历的那些记载,本可以通过墓地和尸骨寻找答案。被烧后,什么都没有了。万历也由此成为明朝最惨的皇帝。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