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1 11:40

哈尔滨解放前叫什么名字?

以前,年长些的外地朋友对哈尔滨的记忆大多来自《太阳岛上》这首歌,“明媚的夏日里,天空多么晴朗。美丽的太阳岛,多么令人神往……”时隔50年,现代年轻人提起哈尔滨,全都是俄罗斯高配宫殿风的哈尔滨制药六厂,或者中央大街上的使鹿鄂温克族人与驯鹿,再或者极度宠粉的护栏保暖措施……



曾经以工业闻名的哈尔滨,现在又增添了网红打卡风,让见不到雪的南方朋友到北方玩雪乐疯了。

哈尔滨不仅好吃、好玩、好看,还有世界一流的顶级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这所东北大城,让无数人体会到了雪花的重量和寒风中东北人的热情。今天我们就说一说,哈尔滨曾经都有多哪些名字!



早在清朝前期,哈尔滨被称为 “阿勒锦”,是满语 “荣誉、荣耀” 之意。最早见于《金史》,是女真人对这片松花江流域的称呼。当时这里只是渔猎部落聚居地,直到清朝仍属荒僻。

但如果你是女孩子,想必阿勒锦这名字应该不会陌生,因为阿勒锦还是一个女性服装的品牌。

到了清末,“哈尔滨”一说有满语“晒网场”之意,或俄语“大坟墓”的意思,因为修铁路时死伤工人较多。

随着中东铁路修建,这里逐渐形成城镇,被俄国人称为 “哈巴罗夫斯克”,这一名称带有明显的殖民印记,也反映出当时哈尔滨在国际交通和贸易中的特殊位置。随着俄侨涌入,城市迅速膨胀,教堂、洋楼林立,成为“东方莫斯科”。



1932年日军占领哈尔滨,把它划为伪满洲国的“滨江特别市”,试图抹去俄式痕迹。这一时期,城市在屈辱中挣扎,却也因多国移民交融,留下了马迭尔冰棍、华梅西餐厅等至今风靡的美食符号。

此时的哈尔滨商业繁荣,各国商人云集,成为东北地区的经济和文化重镇,各种文化在这里碰撞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城市风貌。

解放后,1946年东北民主联军解放该市,恢复“哈尔滨”之名,寓意“荣耀重生”。自此,“哈尔滨” 这一名称正式固定下来,成为黑龙江省省会。



如今的哈尔滨,不仅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在食品生产方面也独具特色。秋林红肠是哈尔滨的标志性食品之一,它选料精良,纯肉香肠,还增加一道烟熏工艺,口感醇厚,香气浓郁,咬一口满满的肉香在口中回荡,是馈赠亲友的佳品。商委红肠同样声名远扬,肉质紧实,味道咸香适中,人们也很喜爱。

如果你来哈尔滨玩,一定要到街边餐厅里点一道锅包肉,虽说是女士菜,但外酥里嫩,酸甜可口,色泽金黄诱人的大肉,香迷糊人啊!绝对是是哈尔滨餐桌上的C位大咖。



在哈尔滨畅玩之后,还可以选一些黑龙江特产带回去给亲朋好友。除了红肠,东北黑木耳也是佳品,肉质肥厚,营养丰富,无论是炒菜还是煲汤都很美味。

也别忘了五常大米,虽说全国都能买得到,但是,但是,现场买回来的五常米,保你更香更新,颗粒饱满,米香浓郁,谁吃都是一吃一个不吱声,回味无穷。



当然,还有马迭尔宾馆的马迭尔冰棍,奶味十足,还有俄罗斯大列巴,奋斗副食店里的肘子、小肚,保你不后悔!
——小禾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哈尔滨解放前叫什么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