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因半夜拉肚子遇敌情,开炮后立大功,这真是走了“狗屎运”了
1856年一个深夜,湘军营地鼾声四起,唯有副将孙开华因腹痛难忍频繁往返于茅厕。就在他第四次蹲守草丛时,忽见炮台阴影处人影攒动——敌军正潜行偷袭!他顾不得整理衣衫,冲至炮位点燃引线。轰鸣声划破寂静,三十余名敌兵应声倒地,一场危机化为奇功。
湖南慈利的孙开华,家里穷,爹走得早,娘靠着缝缝补补,拉扯着他们三兄弟,那时候想吃口杂粮饼子都费劲,他十岁书都没念完就去当学徒学剃头,可这手里拿着刀,心却老往校场那边跑,一听到那锣鼓声,眼睛就直了,后来太平军打到家门口,那年他十四,剃刀一扔就去了湘军,练骑马射箭,比谁都玩命。
跟着鲍超的霆军打仗,有次攻下城,部队都累瘫在高地上,一个个睡得跟什么似的,就孙开华不行,吃了不干净的粥,肚子闹腾,一趟趟跑茅房,最后一趟出来,借着月光瞧见刀刃上有反光,坏了,敌人摸上来了,那会儿湘军的弹药金贵,炮弹跟金疙瘩一样,他可不管那些,咣咣就是几炮,等烟散了,鲍超过来拍他肩膀,说你这一泡屎换了三十个脑袋,这事儿谁想得到。
其实他平时就爱琢磨火炮,字认得不多,可那些炮位射角背得滚瓜烂熟,夜里别人睡觉他就在心里盘算,晓得敌人就爱晚上搞偷袭,知道火光低的地方准藏着人,那天晚上肚子疼也是硬撑着,没让他糊弄过去,整个湘军的命都是他保下来的。
后来就从副将一直干到了福建陆路提督,守着台湾,法国人打过来,他就带着兵分头冲,自己跑最前头,还把人家的旗给夺了,当地的乡绅看他行,凑了上百万的银子,市面上的粮价都没涨,他打仗不动老百姓的粮食,大家心里都有数,一八八四年沪尾那一仗,孙开华领着头,后面的兵就跟着冲,在敌人的阵里硬是打开了口子。
到了一八九三年,孙开华五十三,人累垮了,病死在台北沪尾,棺材运回老家那天,台湾的百姓一路撒纸钱送他,听说当年被他俘虏的法国兵还托人送了花圈,朝廷也给了他名号,现在慈利老家还流传着孙九拉肚子拉出个顶戴花翎的笑话,一提起来都乐。
晚清那会儿的军队就是这样,看的是真本事,不管你啥出身,剃头的也能当上提督,可这后勤补给又是一塌糊涂,打仗还得看肚子争不争气,孙开华这个人,他身上就有那个时代的影子,一个人再怎么拼,也离不开大环境,现在漳州古镇还能看到提督府的旧址,石碑上那“忠勇”两个字还在,听老人说,下雨的夜里,好像还能听见炮声,那不是什么怪事,是过去的事在说话,人的命啊,谁也说不准,有时候看起来挺荒唐的事,说不定就是个转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