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六部一共有多少编制?一个萝卜一个坑,仅相当于半个内务府
六部是国家行政机构,所有重大决策经过皇帝和军机处、内阁决定后,由六部具体去实施,因此六部官员的数量相对也较多。官员“多”只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具体的数字又是多少呢?御史就根据《光绪会典》中的记载,将六部官员名额罗列如下。吏部清代的吏部,是天聪五年沿袭明制所设六部中的第一个部。其职掌是管理全国文职官员的任免政令,制定内外各衙门文职官的名额。并按照规制铨叙品秩,稽考功过,以定升降、赏罚。
吏部官员人数不算太多,按照《光绪会典事例》卷一九的记载为:尚书满汉各一人,其品级初定满员一品,汉员二品。顺治十六年统一定为二品,康熙六年复改满员一品,九年又定为正二品。雍正八年,升尚书为从一品。
左右侍郎满汉各一人,正二品,堂主事满四人、汉一人,郎中满九人、蒙古一人、汉五人;员外郎宗室一人、满八人、蒙古一人、汉六人。
主事宗室一人、满四人、蒙古一人、汉七人;司务满、汉各一人;缮本笔帖式十二人,经承八十一人。此外尚有额外郎中、员外郎、七品小京官,无定员。除额外官员外,吏部编制内的官员总数为224人。
户部户部是天聪五年所设六部的第二个部,总的职掌是管理全国疆土、田亩、户口、财谷之政令。户部的工作相对比较繁琐,天天要和数字打交道,故而设立的官员也较多。
顺治元年,停止王贝勒总理部务,改设满洲尚书,无定员。以下设满、汉左右侍郎各一人,郎中满二十二人,蒙古四人,汉军二人,员外郎满三十九人,蒙古五人,汉军六人,堂主事满四人,汉军二人,司主事十四人,满司库九人,汉司务二人。这时的户部汉人很少,除了尚书无定员外,总人数仅有111人。
康熙朝时户部的官缺基本确立下来,光绪朝时户部官缺为:尚书满汉各一人,左右侍郎满汉各一人;堂主事满四人,汉二人;郎中宗室一人,满十七人,蒙古一人,汉十四人;员外郎宗室二人,满五十六人,汉十四人。
主事宗室一人,蒙古一人,满、汉各十四人;司务满、汉各一人;缮本笔帖式二十人,均为满员;笔帖式宗室一人,满一百人,蒙古四人,汉军十六人;经承一百零六人。除了额外官员无定员外,户部编制内的官员总数为362人。
礼部礼部是天聪五年所设六部中第三个部,是管理国家祀典、庆典、军礼、丧礼,以及接待外宾与学校、科举等事。
根据《光绪会典事例》记载,礼部的职官名额为:满汉尚书各一人,左右侍郎满汉各一人;堂主事满三人、汉军一人;司务厅司务满汉各一人;各司局郎中满六人、蒙古一人、汉四人;员外郎宗室一人、满九人、蒙古一人、汉三人。
主事宗室一人、满三人、蒙古一人、汉四人;大使汉一人;笔帖式宗室一人、满三十四人、蒙古二人、汉军四人。并有堂书十人,儒士二十人,经承四十九人协助办事。除了额外官员外,礼部官员总数为145人,是六部中人数最少的。
兵部兵部时天聪五年所设六部中第四个部,掌全国军事及武职官的考核任免。从清初至康熙年间,兵部的变动比较大,至雍正朝时才基本形成定制。
雍正元年以后,以大学士兼理部务,皆特简,无定员。以下职官为:尚书满汉各一人,左右侍郎满汉各一人;堂主事满四人、汉军一人;郎中宗室一人、满十一人、蒙古一人、汉五人;员外郎宗室一人、满九人、蒙古一人、汉三人。
主事满四人、蒙古一人、汉五人;司务满、汉各一人;缮本笔帖式十五人,均为满员;笔帖式满六十二人、蒙古八人、汉军八人;堂书八人,经承六十五人。除了额外官员,兵部编制内的总人数为221人。
刑部刑部是天聪五年所设六部中的第五个部,主管全国的刑法政令。刑部的工作和户部一样繁琐,而且牵涉的还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所以专业性最强,官员人数也较多。
刑部官员定制也是在雍正时期确立的,雍正十二年以后,以亲王郡王以及大学士管理部务,皆特简,无定员。刑部职官名额为:
满汉尚书各一人,满汉左右侍郎各一人,堂主事满五人、汉军一人;司务满汉各二人,缮本笔帖式四十人。所属直隶、奉天等十七个清吏司及督捕司、提牢厅、赃罚库等处,共有郎中三十八人,员外郎四十六人,主事三十八人,司狱六人,司库一人,库使二人,笔帖式一百二十四人,经承九十八人。
除了额外官员外,刑部职官总数为407人,是六部中人数最多的一个。
工部工部时天聪五年所设六部中最后一个部,掌天下造作之政令及经费,凡土木兴建工程、水利工程、各项器物制作工程,都由工部管理。
按《光绪会典事例》卷二十记载,其职官员额为:尚书满汉各一人,左右侍郎满汉各一人;郎中满十八人、蒙古一人、汉五人;员外郎宗室一人、满十九人、蒙古一人、汉五人;堂主事满三人、汉军一人。
主事宗室一人、满十一人、蒙古一人、汉八人;司库四人,司匠二人,库使三十一人,皆为满员;笔帖式宗室一人、满八十五人、蒙古二人、汉军十人;缮本笔帖式满十人;经承七十八人。除了额外官员外,工部职官总人数为317人。
以上六部职官加起来总人数为1676人,这个数字显然是不多的,仅占在京文官的四分之一,大约相当于内务府官缺的一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