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9-30 13:14

朱元璋为啥不愿传位给朱棣?史学家:谁都可以,就朱棣不行

纵观朱元璋的孩子里面,你会发现最有能耐,最聪明的孩子就是朱棣了。朱棣小时候也很听话懂事,常常和其他皇子表现不同。其他皇子不愿意做某事时,朱棣却做得很乐意,甚至有些陶醉。

而朱标和朱棣比较,显然朱棣是八辈子都赶不上的。无论是出身还是教育,还是父亲对他们的态度,都不一样。


就算朱标比不过朱棣,朱元璋再怎么不喜欢朱棣。可是朱标离世后,朱元璋也还是没有思考的选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作为继承人。

为什么他宁愿选择朱标的儿子,跨一辈,也不愿意选择朱棣呢?



小时候的朱棣纵观朱元璋的孩子里面,你会发现最有能耐,最聪明的孩子就是朱棣了。那为什么不把皇位继承给朱棣,反而选择了朱标。

虽说,朱标作为长子,有天然的继承优势。但是与朱棣相比,朱标就显得过于宽厚了。朱棣作为朱元璋的第四子,与其他皇子相比总是有些不同。朱棣六岁的时候,就有了士兵的意识,一到出城历练的时候,他表现得最积极,出去之后,其他皇子难免会调皮捣蛋。

但只有朱棣,认认真真的考察了附近的环境。他稍大一点的时候,青少年时期,在父亲的安排下,他去到了老家凤阳进行历练,朱元璋的意思是磨砺他们的心性,顺便看看哪个孩子表现的最好。朱棣的哥哥弟弟们,一回到老家就坐不住了,嚷嚷着要回皇宫。


朱棣询问怎么回事,皇子们七嘴八舌的开始抱怨,这里的条件太差了,根本配不上自己的地位,甚至开始指责朱元璋。朱棣听到这,对其他的皇子说:“你们要是实在待不下去,就回去吧,我一个人在这挺好的。”


其他皇子听完,他们虽然知道朱棣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但还是略显惊讶。很快,这里就只剩下了朱棣一个人。他一个人,在这里待了四年。在这四年时间里,朱棣深入百姓,百姓做什么他便做什么,百姓吃什么他便吃什么,他从这时候便知晓百姓的困苦。


不得不说,朱棣年轻时的经历和他父亲朱元璋倒是挺像的,都有过体察民情的时候。后来,朱棣回到了朝廷。后来,朱元璋派朱棣和其兄长晋王一起,讨伐北元。在这次的行动中,朱棣涌现出将帅之智。

行军的这天天气状况不好,突然下起了大雪,兄长朱棢担心此时行走多有不便,等雪稍停了再带将士们前进。但是没想到朱棣反驳道:“此时正是好时机,突然下起的大雪,敌人也想不到我们会冒雪前进,此时我们加速前进,正好打他个措手不及。”

果然,朱棣带领的部队,迅速包围了敌人圈,等到北元发现已经来不及了,他们只好投降。

朱棣在这次作战中涌现出的作战本领,朱元璋看在眼里,但是他却一直把朱棣当做一名优秀的培养,他有意让朱棣做朱标的“保镖”。


为朱标铺路为什么朱棣如此能干,朱元璋也不接受他作为继承人?

因为朱标已经是一个理想的继承人了。

朱标是嫡子,长子,同样也是贤人。朱标作为朱元璋和发妻的第一个孩子,自然从小就备受关注。朱元璋早些年在外打拼的时候,事业有了起色,刚在地方称了王,他就迫不及待的要把朱标立为世子,而朱标这时候只有九岁。


朱棣这是输在了起跑线啊,小小年级的朱标自然什么都不懂,朱元璋很重视长子朱标的教育,很早就为他找好了私塾老师,专人教他研读儒家经典,朱标也很吃这一套,没有谋逆父母的意愿,很快他把古往今来的经典名著都读了一遍。


他在家读书,父亲在外征战。书读完了,父亲的战绩也更新了,朱元璋成功消除了陈友谅和张士诚的部队,因此一统江南,而后建立了大明王朝。朱元璋最惦记的就是自己的乖大儿和发妻,他一上任就封发妻为马皇后,封朱标为皇太子。

在朱标的极力配合下,朱元璋也开始了为朱标铺路的历程。从洪武三年开始,朱元璋害怕其他皇子威胁到朱标的地位,明里暗里的把其他儿子分配出京,远离朝堂。在朱元璋有条不紊的安排下,为了让朱标能够早日脱离父母,独自管理朝廷,朝堂大慢慢的转交给了朱标奏阅。


朱元璋不仅很看好太子,而且对太子朱标极其信任,从这时候开始,朱标开始了这条长达十五年的预政之路。

如果没有意外出现,在朱元璋有生之年或许还能看到朱标当上皇帝。但是,朱元璋的想法却没有如愿。

据传,洪武二十五年,朱标突发疾病,离奇死去。


残暴的朱棣
为什么朱元璋如此看好自己的长子朱标,连朱标死后,朱元璋也没有把皇位传给朱棣的打算。
因为朱元璋早已经看出,朱棣和自己一样的残暴性格。


我们可以在后来的靖难之役中分析朱棣的性格,或许就能知晓答案。

朱棣一直以来都在等待父皇的看好,但是没想到朱标死后,皇位的继承人竟然不是自己,而是朱标的儿子朱允炆。这可把朱棣气坏了,面对朱允炆削藩的做法,朱棣不想听从命运的安排,他要先发制人,选择造反!

既然决定走了这条路,朱棣就已经想好了最坏的打算,要么成为最高统治者,要么沦为死囚。
朱棣开始思考自己下一步的计划,他知道自己缺人缺粮,不能贸然行动。

于是,他想出了这样的一个怪招,在大街上装疯卖傻吸引朱允炆注意。他开始大喊大笑,很快的吸引了朱允炆的注意,他立刻安排亲信下来调查。


来到了朱棣身边,这时候正是日头当照、酷暑难耐的时候,但是朱棣却拿了一个棉被披在身上,嚷嚷着:“冻死我了冻死我了。”朱允炆亲信被惊呆了,立刻回去告诉了朱允炆。


上奏朱允炆的时候,朱棣趁此拿到了物资,现在就差人了。朱棣是很懂舆论风向的,知道万事师出有名的道理,他搬出祖训:“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并宣称朝中奸臣误国,上奏朝廷,自己则是惩奸除恶的正义之士。”

后来,就有了历史上的靖难之役。朱棣也是幸运,成功的进入朝廷,斩杀了自己弟弟的儿子,成为了皇帝。


早在这件事情发生之前,朱元璋就知道朱棣的暴力倾向。纵然他有着万般的将领才能,但是他更需要一个宽厚、仁义的君主,当初为了给朱标清路,他谨慎到害怕身边的将领叛变,把曾经跟随自己征战沙场,会谋略会打仗的全清灭了,没想到落得这样的下场。

信源:
《明实录》《明史·本纪》、《明太祖实录》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朱元璋为啥不愿传位给朱棣?史学家:谁都可以,就朱棣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