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9-30 00:49

四川曾经遍地都是老虎,呆萌的大熊猫为什么没有被猛虎吃到灭绝?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第628
四川曾经遍地都是老虎,呆萌的大熊猫为什么没有被猛虎吃到灭绝?

老虎是非常厉害的捕猎者,甚至一度称霸了成都平原。
四川地区自古以来就有虎患,尤其在明末清初最为夸张。
满清和张献忠在四川常年征战和屠杀,该省人口锐减百分之九十。
根据曹树基先生的《中国人口史明代卷》统计,四川本来有600万人口。
到了顺治十八年(1661年),满清大体统一全国,战争大体结束。此时,满清进行了第一次全国户籍统计,数据让人震惊:四川在籍人丁仅余1.6万户,总人口仅10万人。
由于人口的急剧减少,四川盆地的许多地区变成了无人区,野生动物因此大量繁殖。
四川的老虎主要生活在盆地外围的山上,很少到平原上活动。所谓十座山养一头虎,老虎需要山上大量的野生动物才能生存,平原盆地内缺少这种条件。
明末人口大减以后,老虎开始进入平原捕食,形成了前所未有的虎患,这对当地生态和残余的人类生活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康熙年间,四川广安学者欧阳直在《蜀乱》一书中,记载了四川的虎患:“到处都是老虎,或者一二十只成群结队,或者七八只一同行走,跳墙爬屋顶,游泳登上船只,无所不为。这些都是从古至今,从没有听说过的事情。”
“我有次晚上遇虎后躲在草中,亲眼看到四只老虎从我的前面结伴而过。有一次乘船的时候,我看到岸边有一大群老虎,就像羊群一样,数量很多。船只到了泸州时,我在岸上更是看到几十只老虎排着队,逍遥自在的行走”
另一个学者赵彪诏在《谈虎》中这么写:顺治年间,四川虎患严重。老虎一群一群的行动,经常在夜晚跳入民居内,将居民咬死,尤其老幼妇孺基本无法逃脱。”

学者刘石溪在《蜀龟鉴》中,对清朝初年四川死于虎患的人口作过粗略估计:“自崇祯五年(1632年)是蜀乱的开始,到康熙三年(1664年)才大体结束”,这30多年中,四川各地被老虎咬死咬伤的人,占人口的十分之一二。
四川南充知县黄梦卜向上级汇报说,他在外地招募了506人移民南充,没想到这批人在路上被老虎吃掉了228人,病死55人,只来了223人;黄梦卜不死心,又招募了74人来南充落户。没想到,这74人中又有42人被老虎吃掉了。

问题来了,为什么四川曾经到处是老虎,人都被吃了这么多,笨重的大熊猫为什么没有被吃到灭绝?
原因如下:
第一,熊猫居住的地方,没有多少老虎。
四川的野生熊猫,栖息地主要集中在四川与甘肃交界处的岷山地区,以及邛崃山系、大相岭和小相岭。
这些区域的统一特点是:海拔较高,温度较低。
熊猫通常选择在食物来源丰富的竹林附近生活,这些地方的海拔一般在1200至4000米之间。

老虎则完全不同,它们很少在高海拔地区活动,而选择生活在200米到1500米的丘陵、低山和山地森林。
熊猫栖息地除了夏季温度较高以外,其他季节的温度都较低,全年平均气温不到10度。
老虎就恰好相反。
四川的华南虎,喜欢生活在温暖湿润的森林中,全年平均气温为16到24度。
为什么熊猫和老虎的栖息地,有如此鲜明的差异?
原因不复杂,熊猫是吃竹子的,老虎是吃肉的。
老虎需要通过捕猎其他动物才能生存,就必须生活在猎物较多的森林。
熊猫生活在海拔较高、气候凉爽的山区,这里非常适合竹子的生长。代价是,这里的动物非常稀少,不适合每天要吃10斤以上鲜肉的老虎生存。

历史上,四川的高海拔山区曾有零星老虎,因食物匮乏很快灭绝:大约在1963年,名山合江公社一大队三队(今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区茅河镇合江村3组)有100多人在地里收割麦子,发现麦田中卧了一只老虎,立即喊邻队猎人李安清携枪来打。面对这只大老虎,有人怕一枪打不死老虎,反而导致老虎发狂伤及众人,故劝他不要打。众目睽睽下,老虎并不惊慌,晒一段时间太阳后,起身离开。目击老人说“自从那次发现老虎后,当地人再也没有见过老虎,或听说有人见过老虎了。”
而老虎之所以冒着被人类打死的危险跑到村庄附近,是因为山里实在没有猎物可以捕捉。
由于生存环境的显著差异,熊猫和老虎在自然环境中并无直接的捕食关系,这使得它们能够在各自的生态位中和谐共存。

第二,熊猫不是好惹的。
在大众眼中,熊猫是呆萌的吉祥物,其实它是一种令人生畏的猛兽。
熊猫是熊,而不是猫,老虎才是猫科动物。
成年熊猫体重普遍超过100公斤,雄性熊猫更是超过150公斤。
如此庞大的体型使得它们在自然界中少有天敌,即便是老虎也通常不会选择捕猎如此庞大的猎物,因为这可能导致自身受伤甚至死亡。
熊猫的防御力和攻击力都很强,还有爬树、游泳等绝技。
熊猫的皮毛很厚,最厚的地方高达10厘米,全身又覆盖着发达的肌肉,防御力非常强悍。中小型捕猎者的攻击,根本不可能对熊猫造成致命伤。

同时,熊猫的攻击力也很强,攻击手段多种多样。
大家想一想就知道,熊猫的牙齿能够咬穿竹子,何谈对付血肉之躯。
熊猫的咬合力极高,在大型野兽中排行前五,仅仅低于狮子、老虎、北极熊等顶级猛兽。
任何野兽,包括人类,都难以抵挡熊猫的利齿,一旦被熊猫咬中,后果不堪设想。
此外,熊猫的掌击力也非常惊人。
熊猫的前臂粗壮有力,掌击力高达800公斤,而人类拳击高手的右手攻击力只有200多公斤。
更恐怖的是,熊猫是有爪子的,相当于数厘米的刺刀。
即便是豹子、野猪这样的大型动物,如果熊猫一掌击中,也会受到严重伤害,甚至头骨都会被击碎。

尽管熊猫的外表似乎肥胖笨拙,但野生熊猫是一种相当灵活的动物。它的奔跑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40到50公里。而老虎捕猎时的极限速度,不过是每小时60公里。
不过,这种奔跑非常消耗体力,熊猫又不需要捕猎,平时才会以每小时5到10公里的速度慢慢活动。

说来说去,熊猫的综合战斗力很强,绝对不是什么软柿子。
即便是在动物园中,那些看似温顺、已丧失野性的熊猫,也曾有过不少反击骚扰游客的英勇事迹。
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北动战神、帅气逼人的古古先生,创造的四杀纪录:
一杀:2006年9月19日。
一名男青年在酒精的作用下失去理智,突然跳进古古的活动区域,大声叫嚣着:“我要和熊猫来一个亲密接触。”熊猫是有领地意识的,立即冲上去对醉汉发动攻击。
古古轻松压倒了醉汉,一口咬伤了他的小腿。
醉汉用尽全力拳打脚踢,然而对于古古来说这就是挠痒痒,毫不在意。
醉汉被逼急了,竟然用牙齿去咬古古的后背。由于熊猫皮糙肉厚,醉汉根本就咬不动,却彻底激怒了古古。
古古持续对醉汉小腿撕咬,鲜血将裤子都浸透了。
工作人员闻讯赶来,用水管喷水,费了好大劲才将古古驱退,将醉汉救出后紧急送往医院。他的小腿肌肉撕裂严重,前后缝了十多针。
二杀:2007年10月22日。
一名少年的玩具不慎掉入古古的运动场,他自行翻越护栏进入场地去捡拾。
古古发现以后,毫不犹豫的发动攻击,一口咬住了少年的小腿。
有了上次的经历,工作人员有了经验,迅速用竹竿和水果引开了古古。少年被送到医院急救,好在伤势不是很重,只是右小腿皮肉裂伤。

三杀:2009年1月7日。
一个男人突然跳入熊猫运动场,冲向正在玩耍的古古。
古古丝毫不怂,扑上去就咬。这个男人的运气不错,熊猫饲养员就在附近,急忙上去将古古赶开。
即便如此,男人穿的棉裤也被古古彻底撕裂,好在只是受了皮肉伤。事后调查发现,该男子患有精神分裂症,无法自控其行为。
四杀:2012年5月18日。
一个小伙不顾熊猫运动场外面醒目的警示牌,翻过高高的护栏和防护网,跳到古古附近,试图近距离拍照。
经历过三杀后,古古已经有了一定的攻击意识。就连从小照顾他的饲养员,在喂食和清扫时也非常谨慎,唯恐遭受古古的突袭。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入侵者,古古展现出无畏的姿态,毫不畏惧地迎击而上。
这个小伙瞬间被古古扑倒,随后古古津津有味的抱着他的小腿猛啃。小伙的腿顿时鲜血直流,大声惊呼。万幸的是,啃了一分钟以后,古古自觉无趣,放开小伙自己去玩耍了,男子被迅速救出送医。

在众多人的眼中,如果将熊猫视为中国的象征,那么战斗力非凡的古古无疑是最佳的代表。
不过,2025年1月16日,25岁的勇士古古,已经寿终正寝。野外大熊猫的寿命为18到20岁,动物园熊猫平均寿命为25岁,古古相当于活到了人类的75岁高龄。

值得一提的是,熊猫可是多才多艺的全能明星。
它擅长爬树,攀爬速度高达每小时8到10公里,约是人类的两倍。

胖胖的熊猫竟然是游泳高手,虽不像北极熊那样是顶级的游泳健将,游泳技术也是相当高明。
野生熊猫经常会游过河流、溪水,如履平地一般,去寻找新的竹林。
说来说去,熊猫几乎是个全能型选手,无论是陆地还是水中,都展现出了非凡的能力,令其他动物不敢轻易招惹。
老虎很少捕捉这么大的动物,哪怕对方是温顺的食草的牛、马,更别说战斗力逆天的熊猫了。

没想到,连熊猫都这么不好惹!
声明:
本文参考
图片来自网络的百度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四川曾经遍地都是老虎,呆萌的大熊猫为什么没有被猛虎吃到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