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后人现状,儿子个个显赫,女儿更了不起,五世孙是民族英雄
人的命运,总在历史的回响中悄然塑形,大家一定听过“虎门销烟”,或许听过“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但你未必知道,这句振聋发聩的誓言,不仅是民族英雄林则徐生前的座右铭,后来竟成了他五世孙一生的行动指南。凌青,一个在联合国从容发言、在中美谈判桌上据理力争的外交家,将自己一生都奉献给中国外交事业的人,是念念不忘家国大义的老战士。
鲜有人知的是,他的本名是林墨卿,是晚清政治家林则徐的五世孙,却没有刻意宣扬自己的出身。
在抗美援朝的谈判桌前,在新中国外交的起点,站着一位虎门销烟英雄的后人,这不是偶然,这是血脉的传承,是精神的接力。
林家人,一向如此。
如果说凌青是五世孙,那离他最近的祖辈,便是林拱枢(林则徐第四子、凌青曾祖父),这个名字或许很少有人听说,但他曾是内阁中书、刑部主事,还做过监察御史,最后官至汾州知府。
清朝末年,风雨飘摇,他在那个动荡的时代里,依旧坚守官场正道,做官几十年,政绩虽不耀眼,却也无愧于家族门风,公正廉明、不徇私情,是那一代林家人的共同特征。
比起儿孙们的沉稳,林则徐的女儿们却各个巾帼不让须眉。
林普晴,三女儿,堪称清末女英雄,她的丈夫是鼎鼎大名的沈葆桢,清廷重臣、福建船政之父。
可在一次太平天国围攻江西广信府时,沈葆桢不在,城中只有林普晴。
敌军压境,军心浮动,她却毫无惧色,穿上男装指挥防御,甚至亲自上城墙督战,硬是与寡兵将士守住了城池,直到援军赶来,她的事迹被后人称为“江右佐元戎,锦缎夫人分伟绩”,挽联一语道尽其英勇。
“为名臣女,为名臣妻”,她不仅是林则徐的女儿,更是沈葆桢的贤内助,她出生于中秋,逝于中秋,仿佛天意成全一段佳话。
再说林家的长女林尘谭,也是不遑多让,她嫁的是商人出身的刘齐衔,此人后来中进士,仕途顺遂,最终官至河南布政司。
在那个社会中,林家的女儿们不仅慧眼识人,还能在家教中培养出一代良才。
看到这,你可能以为林则徐的后人都是天赋异禀、运气极好,可倘若我们倒回去看,真正支撑这个家族的,是一代代人对“家国天下”的执着信仰,是他们在关键时刻所做出的艰难抉择。
林聪彝,林则徐的次子,自幼随父奔波戍边,后来,左宗棠力荐他出任衢州知府,再到浙江按察使,一路高升。
他为政清廉、与民同甘共苦,尤其在杭嘉湖道任职时,修建水利,深得百姓爱戴。
太平天国之乱时,他为左宗棠献策,兵出漳州,成功迫使太平军主将李世贤退兵,可惜天妒英才,年仅55岁就病逝了。
现在恐怕没多少人记得,这个名字背后,是一个真正在为百姓奔走的官员?
要说林家最有名的公子,当属长子林汝舟,1814年出生的他才华横溢,自幼勤奋苦读。
1838年赴京赶考,考中进士,与曾国藩同榜,两人不仅是同年,还做了庶吉士,彼此书信往来,情同道合。
仕途上,林汝舟在翰林院任编修,一路平稳,直到1861年英年早逝,年仅47岁,他是林则徐众子中最顺遂的一位,却也最早离世。
说来,林则徐的教育理念非常前卫,他对儿子们要求严苛,却从不以官位论高低。
他常说,“为官先做人,做人先正心”,这一理念贯穿林家几代人,哪怕清廷腐败,哪怕风雨欲来,林家人总能挺起脊梁、正气凛然。
有人说,虎父无犬子,可从林则徐到林墨卿,也就是凌青,这个家族不止没有“犬子”,简直是英雄辈出。
他们没有一个人选择躲在祖荫下享受安逸,而是各自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战场上,用行动书写家族的荣耀。
说到底,林家不是靠血统延续声誉,而是靠精神传承家风。
如今,时代变了,家国情怀不再是主流话题,但凌青的去世却再一次唤醒了人们对林家的记忆,他用一生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位,心中有国,便能无悔。
在他的外交生涯中,从美澳司科长到常驻联合国代表,凌青总是不卑不亢、据理力争。那时的新中国,百废待兴,而他,是站在世界面前的第一批外交官之一。
如今,林家的荣耀不再是庙堂之高的显赫,而是精神世界的丰碑。
在我看来,林家的故事,不仅是一个个名字的传承,更是一个民族精神的缩影,在那个崇尚家风家教的年代里,林家用几代人的努力,写下了一个家族与国家命运交织的宏大叙事。
虎门销烟的火光虽然已经熄灭,但那份“苟利国家生死以”的信仰,依旧在林家后人心中熊熊燃烧,他们不是历史的旁观者,而是历史的书写者。
你是否,也愿意成为那样的人?
参考资料:林则徐的家书.2025-06-06 05:29·光明网
林则徐后代分享八字家风.广州日报.2025年06月30日.刘满元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