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9-29 19:12

俩非洲穷国开战,打法连战地记者都想笑,被联合国列为反面教材


引言埃塞俄比亚和厄立特里亚,这俩非洲最穷的国家之一,1998年因为一块鸟不拉屎的边境小镇巴德梅打了起来。
战争打得荒唐,战术老掉牙,连跑去采访的战地记者都忍不住想笑,结果却搞得生灵涂炭,联合国直接把这场仗列为反面教材。

关键人物的生平这场战争的根子,得从两国历史上的大人物说起。他们的决策直接影响了两国关系,种下了冲突的种子。
门尼利克二世(1844-1913)
门尼利克二世是埃塞俄比亚近代史上绕不过去的名字。1844年8月17日,他生在安卡拉,1889年当上皇帝。
这哥们儿不简单,想把国家从封建社会拉出来,搞了电报、铁路,还弄了点现代教育。
最出名的就是1896年的阿杜瓦战役,意大利想吞并埃塞俄比亚,他带着军队硬刚,打得意大利灰头土脸,保住了独立。

这事儿让埃塞俄比亚在非洲国家里挺稀罕,没被殖民。可问题也来了,他跟意大利签的《乌西阿利条约》,把厄立特里亚划给了意大利,算是把两国分开的第一步。
1913年12月12日,他病死了,留下的遗产是独立和现代化起步,但领土问题也成了后来的隐患。
海尔·塞拉西(1892-1975)
海尔·塞拉西是另一位大佬。1892年7月23日生在哈勒尔,1930年当皇帝。他接着门尼利克的路子走,搞宪法、推教育,想让埃塞俄比亚在国际上有地位。

之后,意大利又来犯,他跑去英国求援,没啥用。1941年靠盟军帮忙才回国复位。
1952年,联合国把厄立特里亚跟埃塞俄比亚弄成联邦,他不乐意,1962年直接把联邦废了,把厄立特里亚吞成第14省。这下可捅了马蜂窝,厄立特里亚人造反,打了30年独立战争。
1974年,国内经济烂透了,政变把他赶下台,1975年8月27日死在软禁里。这老兄一生挺传奇,但吞并厄立特里亚的决定,直接给后来的战争埋了雷。
门格斯图·海尔·马里亚姆

门格斯图是军政府时期的硬茬子。1937年5月21日生在沃莱塔,1974年靠政变上台,弄了个叫“德尔格”的军政府。
他想搞社会主义,弄土地改革,可手段狠得吓人,1977-1978年的“红色恐怖”杀了好几万人。厄立特里亚那边还在闹独立,他打得焦头烂额,国力耗光。
1991年5月21日,厄立特里亚和埃塞反政府武装联手把他赶跑,他逃到津巴布韦。这家伙的铁腕政策把国家搞得更乱,战争的烂摊子也留下了。
伊萨亚斯·阿费沃基
伊萨亚斯是厄立特里亚的头号人物。1946年2月2日生在阿斯马拉,1966年加入厄立特里亚解放阵线,后来自己搞了个厄立特里亚人民解放阵线(EPLF)。

他带着人打了30年游击战,1991年把埃塞军队赶出去,1993年4月27日全民公投后建国,当了总统。
1998-2000年的边境战争,他带着穷得叮当响的国家硬扛,挺能打,可国家经济和人权问题一堆,现在还掌权,铁腕作风没变。

那场让人想笑又笑不出的战争1998年5月,埃塞俄比亚和厄立特里亚因为巴德梅这块破地方开打了。这地方荒得连鸟都不愿意待,可就是因为历史遗留问题,成了导火索。

5月6日,厄立特里亚先动手占了巴德梅,埃塞俄比亚不干了,立马反击,仗就这么打大了。这俩国家都穷得底掉,却花大钱买武器。
埃塞俄比亚从俄罗斯搞来苏-27战机,厄立特里亚从东欧弄了坦克火炮,国库都快掏空了。打仗的地方在边境的沙漠和山地,双方挖了几百公里的战壕,跟一战似的。
战术老得掉渣,士兵装备破烂,埃塞俄比亚用的是老式AK-47,厄立特里亚连平民都拉去当兵,女兵都上了前线。
1998年6月,巴德梅附近打得最凶。埃塞俄比亚想抢回来,发动大攻势,厄立特里亚死守战壕,用迫击炮反击。
双方抢来抢去就几公里地,尸体堆了一堆,后勤跟不上,伤员没药没纱布,死得更快。1999年,仗僵住了,两国经济垮得差不多了,粮食没了,难民到处跑。

联合国喊停火,俩领导人当耳边风。1999年2月,埃塞俄比亚又在泽拉姆巴迪开干,想断厄立特里亚补给,地形太烂,没打成。厄立特里亚靠游击战撑着,拖得大家都累垮。
2000年5月,埃塞俄比亚拼了老命,突破防线打进厄立特里亚境内。厄立特里亚顶不住了,同意停火。12月12日,两国在阿尔及利亚签了和平协议,联合国派维和部队盯着。
可这场仗死了10万人,几十万人当难民,钱花了几亿美金,最后啥也没解决。联合国2000年的报告说,这战争没啥意义,纯属瞎折腾,干脆拿来当反面教材,警告别国别学。
这仗荒唐在哪?俩穷国为块破地,把人命国力全搭进去,打法还那么老套,国际社会看了都不知道说啥好。

后续咋样了2000年停火后,两国没真和好。阿尔及利亚协议停了仗,但边界问题没解决,边境全是兵,随时可能再干起来。
2002年,联合国边界委员会说巴德梅归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不认,说裁决不合法。边境变“冷战”区,村子空了,地荒了。

厄立特里亚因为战争和制裁,经济烂透,粮食不够吃,好多人跑了。埃塞俄比亚经济好点,但战争欠的债拖后腿,穷人还是多。03年,埃塞俄比亚想重划边界,厄立特里亚不干。联合国又劝,屁用没有。
2012年3月,厄立特里亚说埃塞俄比亚越境搞乱,双方又小打了一场。2016年6月,察伦巴附近再开火,死几十人。联合国安理会喊话,让他们谈,可局势还是紧绷。
2018年有了转机。埃塞俄比亚新总理阿比·艾哈迈德上台,7月9日跟伊萨亚斯在阿斯马拉签了和平协议,宣布不敌对了,边境开了,贸易外交也恢复。

哨所撤了,商贩开始卖对方东西,气氛缓和了点。可边界线还没定死,争议还在。
两国2018年和解了,可边界没彻底搞定,贸易也因为不信任走得不顺。和平看着挺脆,历史恩怨没准哪天又炸。
结语:这场仗打了半天,啥也没捞着,反而成了笑话加教训。埃塞俄比亚和厄立特里亚的和平路还长着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俩非洲穷国开战,打法连战地记者都想笑,被联合国列为反面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