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9-29 16:31

淄博市临淄区凤凰镇王桥村“贞寿之门”牌坊

我从记事起,就知道老家王桥村东西大街上有座“贞寿之门”(又称百岁坊)石牌坊。石牌坊坐西向东,横跨大街两端,制作考究,庄重古朴,浑厚大方,既是我王氏家族的荣耀,也是村民心中的一座丰碑。说起它的来历,还是有来头的。

此照片系后人凭记忆绘制
这座“百岁坊”,系为谢老太太而建。谢老太太,是孙娄王氏十五世祖王玉林之妻,在世时因子贵,初蒙皇恩诰封为淑人,后晋封为夫人。她百岁寿终后,其家人上书请朝廷旌表,地方官府上报,礼部核议后奏明皇帝,皇帝颁下圣旨,恩赐“贞寿之门”四字匾额,并准予建坊。
谢氏老太太享年103岁,惜去世的准确时间族谱无载,应该在清乾隆中晚期。据族谱记载,老太太膝下有五个儿子,十四个孙子,二十二个曾孙,可谓瓜瓞绵绵,玉树琼枝,繁盛荣耀的大户人家。
谢氏老太太出生于书香门第,娘家是临淄城西门望族谢家,其父谢来王是清顺治间廪生,工诗,著有《青莲阁诗集》。伯父谢宾王是清顺治丙戌进士,江西南康府推官,工诗,著有《兰雪堂诗集》。家庭为她提供了优越的成长环境,她受家庭影响很深。
王玉林,清康熙癸酉科武举,以子贵诰封通议大夫、三等侍卫,卒赠骁骑将军。他和谢夫人的五个儿子皆有科名:长子王友谭,清康熙癸巳恩科武乡试亚元,拣选一等候选守御所掌印守御;次子王友询,清康熙辛卯、壬辰联捷进士,初授御前侍卫,覃恩授阶通议大夫,特命署镇守陕西西宁等处,挂印总兵官,期满陛见,钦赐御书“福”字,特授镇守贵州古州安笼等处地方提调汉土官兵控制苗彝总兵,官加衔一等例阶荣禄大夫,被称誉为“绩茂黔南”的爱国儒将,乾隆元年(1736年)恩荫一子入国子监读书;三子王友谦、四子王友诩、五子王友诲均为邑庠生,学识渊博,出类拔萃。

王桥村委大院
据村里王氏耆老讲述,族中商议建坊地基时,七、八支族人出现意见分歧,各自愿意建在各自的胡同口以示尊荣,七支的钟公与八支的威公皆为封君,分庭抗争,各有说辞。后经族人多次商议,达成共识,建于七、八支胡同之间,略偏西一点。
谢老太太的次子当年何等荣耀,他历经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仗剑走天涯,参与了四次平叛战争,为维护祖国统一、边疆安宁鞠躬尽瘁,冲锋在前,可歌可泣。乾隆七年他以身殉职,归葬祖茔;次年乾隆皇帝谕赐祭葬,并亲笔御制“绩茂黔南”“大总戎”祭文,褒扬他从宫廷一等侍卫到捍卫边疆的总兵官,一生负国家重任,具有忠孝节义的高贵品格。
王友询真是生贵死荣,朝廷恤典丰厚。当时有朝廷命官监工,茔地石雕、谕祭文、谕祭品、二龙双碑、石像生、望柱志门等一应俱全。而建造“百岁坊”时,家道已渐趋中落,建坊得处处撙节,精打细算,因此此牌坊无重檐叠厦,亦乏精雕细缕,但看上去依然庄重简朴,牌坊南旁有一棵苍劲的古槐,树干挺直,虬枝旁逸,树荫笼罩,更显肃穆雅深。
谢氏老太太一生相夫教子,孝敬舅姑,教育子女,在其言传身教下,子女们个个在家孝顺长辈,在外谦恭友朋,深受乡里人爱戴。

王友询墓前原功绩牌坊上现存的两块石碑
据族中长辈人回忆,“贞寿牌坊”用的是青石料,高约4.5米,宽约5.8米,系四柱三间二层平顶式建构,四根石柱构成牌坊的三道门,正中为大门,两边为侧门。顶端正中一石碑座,牌座两边雕刻“二龙戏珠”图案,牌座下部饰以云水,上部镌刻“圣旨”两个楷书大字,浮雕为双龙簇拥,十分气派。两边各有两个雕龙圆形石墩,依次稍低。
四根石柱下面各有一块长方形青石底座,高约70厘米,中间二根石柱前后各有一对石狮蹲坐其上,外边二根石柱前后各安放一对石鼓。中间上下横梁之间镶嵌一方磨光石匾,刻有“贞寿之门”四个径尺大字。中间下边横梁上则书写着其夫的功名与封号,文曰:旌表清康熙癸酉科武举、诰封通议大夫三等侍卫、晋赠骁骑将军副将管川陕督火器营参将事,例赠武显大夫王玉林之妻谢氏百岁坊。两边侧门的横梁比大门中间的横梁略低一些,也各镶嵌一块磨光石匾,上刻谢氏老太太五个儿子的功名、官职及建坊年月等。
20世纪60年代,虽历经沧桑,风雨侵蚀,而“百岁坊”依然巍巍矗立。盛夏之夜,晚饭过后,老人们喜欢拿着扇子,坐在牌坊周围或大门前后,津津乐道地讲述着王友询南征北战、镇守国疆的动人故事。王桥村醇厚简朴的乡风民俗,赢得附近村庄人们的啧啧称赞。
至今我还记得,20世纪60年代初,村里从金岭铁矿顺线接入照明电后,“百岁坊”在春节期间都会装饰成彩门,插上松枝,挂上标语,张灯结彩,烘托着节日喜庆无比的氛围。那时,大队部把广播喇叭架在牌坊上,每天定时播放新闻、革命歌曲、京剧样板戏等。大队干部也常常利用广播传达上级的指示,下达通知,安排生产任务。
60年代中期,突然来的那场大动荡,“百岁坊”被拆除了。牌坊上的石头有的用于修水渠,有的用于盖房,有的铺在桥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百岁坊”在村民的记忆和念想中仍然挥之不去。

现存的“禁廷颇牧”匾额
为了弘扬传统文化,承继良好家风,在建设新农村的背景下,近几年村里建起了“乡村记忆馆”,大力开展书画展、族谱编纂、传统节日庆典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年轻人了解村史、族史,铭记前辈丰功伟业,激励他们干事创业,效力祖国。同时,我们也期盼“百岁坊”能在原址上重建,使它再次成为王桥村的一道乡村文化风景线。
本文写撰写期间,承蒙村中乡贤王九江先生、王衍才先生等诸位提供大量信息,并蒙毕义星老师悉心指导,谨此一并致以诚挚谢忱。
撰稿人:王立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淄博市临淄区凤凰镇王桥村“贞寿之门”牌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