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9-29 16:30

南宋荒淫王孔彦舟:从宠爱女儿到禽兽行径,荒唐人生

文|云初
编辑|云初
《——【·前言·】——》
说起南宋乱世,很多人记得岳飞、韩世忠这样的英雄,却少有人提起孔彦舟。这个名字在史书中出现时,常与“背叛、放纵、禽兽行径”连在一起。他曾是宋军将领,又投靠金国;既有权力与地位,又背负骂名。
关于他的传说,比正史更荒唐,尤其那段“纳女为妾”的故事,让他成为南宋最具争议的角色之一。事实究竟如何?故事要从他出身、叛变、传闻荒淫、直至结局说起。

乡野无赖到军中崛起1106年,相州林虑(今河南林州)诞生了孔彦舟。地方志和后来的《宋史》都记载他出身平凡,不是世家大族。少年时的他在乡里并不受人尊敬,传说中脾气暴躁,常惹是生非,乡邻避之。正史对他的早年没有细节,只能从后来的形象推断,他少年时就以豪横出名。
1126年靖康之变爆发,北宋风雨飘摇。金军南下,北方社会秩序崩溃。孔彦舟正是靠这种混乱的机会进入军中。应募从军时,他只是一个普通兵丁,却因胆子大、敢打敢拼,很快受到上级器重。
军旅生涯改变了命运。他先后参与镇压盗匪与守城战,被升为军官。随着战事频繁,他逐渐掌握兵权,升任京东西路兵马钤辖,已经是高级将领。正史《宋史·叛臣传》中记载,他凭借军功被宋廷任用。

然而,这个将领并不安分。地方百姓对他的印象很差,常有人控诉他趁乱抢掠。史书中对他的评价是“骄横无度”。南渡后,宋廷对地方节制力下降,孔彦舟这样的人反而有了更大空间。他既能打仗,也能控制一方,渐渐成了“土皇帝”。
靖康之后,大量义军与地方武装崛起。孔彦舟不仅要应付金兵,还要镇压这些地方势力。他在剿匪与镇压义军中手段狠辣,建立威望,但这种威望并非基于民心,而是靠恐惧。他的部队被称作“所过之处,民不聊生”。
当时南宋朝廷急需地方军阀支撑,对孔彦舟这样的将领既忌惮又依赖。朝廷一方面授予官职,一方面难以约束他的行为。这为他日后的叛变埋下了伏笔。


弃宋投金,叛将的真面目1132年,南宋建炎初年,局势更加混乱。金朝在北方建立伪齐政权,由刘豫担任傀儡皇帝。孔彦舟看准机会,率部投靠刘豫,正式背叛宋朝。从此,他不再是守护一方的将领,而成了侵略者的一环。
史书记载,他随刘豫大军南下,多次参与对宋战争。曾攻入郑州、濠州,还控制太行山一带,镇压抗金义军。孔彦舟的部队在地方上极为残暴,“焚掠无遗”,以致百姓恨之入骨。

在金国眼中,他是有用的“降将”。金朝授予他河南尹、南京留守等高位,让他管理重要地区。与岳飞等抗金名将对比,他的名字永远挂在“叛臣”一列。
关于孔彦舟的“禽兽行径”,正史多用“荒于色”一类的简语。《金史》称他“好酒色,失人伦”,这一评价后来被演绎为各种耸人听闻的传说。比如,有野史与后世小说宣称他纳亲生女儿为妾,逼迫妻子说女儿不是亲生。这样的故事在网络文章中常见,却在《宋史》《金史》中并无确切记载。
真实情况可能是:孔彦舟生活放荡,贪恋美色,常沉溺声色场所。作为地方军阀,他对财富、女人的占有毫无节制。史书用“禽兽行”来形容,也许是概括性的批判,而非具体事实。但到了后世,这些模糊评价被放大成丑闻,成为他最著名的标签。
他的背叛行为更清楚:在金军扶持下,他多次带兵南侵,给宋朝边境带来极大压力。南宋百姓恨其为“汉奸”,称其是“荒淫叛将”。与岳飞等民族英雄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

荒淫传闻与历史争议孔彦舟最广为流传的故事,是“宠爱女儿、纳为妾室”的传闻。很多近现代文章描述他因女儿貌美,竟动起歪念,将女儿纳入后院,又迫使妻子承认“非亲生”,以遮丑。

这类说法,多见于清代笔记、近代演义和现代网络文章。《宋史》《金史》并未有详实记载,只是用“荒淫”“禽兽”形容。可见,这些故事多半是后人附会。
从史学角度看,正史评价人物时往往含蓄,“禽兽行”可泛指荒淫放纵,不一定就是乱伦。后世文人和民间说书人,为了强调其“恶”,便把这句模糊话具体化,演绎成亲生女儿的故事。
这样的演绎符合中国传统史观:奸臣往往伴随荒淫丑闻,既背叛国家,又败坏人伦。孔彦舟被塑造成“叛国+乱伦”的典型坏人。无论是真是假,他的名声已经彻底臭化。
真实的孔彦舟,极可能确实沉迷酒色,生活不检点。作为一方军阀,他对女性的占有不受约束,强纳民女、掠夺良家在当时是常见行为。若说“禽兽行”,更可能是指这种滥用权力的放纵。至于“纳女为妾”,则属于传闻,没有铁证。
不管怎样,这些故事让孔彦舟的形象被钉死在“荒淫叛将”的位置。他在历史评价中,永远不会像韩世忠、岳飞那样光明正大,而是作为一个反面教材流传。

死亡与后世评价1160年,孔彦舟去世,享年五十五岁。死前,他上表请求金主继续攻打宋朝淮南。这一举动表明,他至死都站在宋朝的对立面。金朝对他颇为看重,但百姓与史家则只留下“叛将”的标签。

在《宋史·叛臣传》与《金史·列传》中,孔彦舟被直接列为叛逆人物。正史对他的评价简洁而冷酷:“负国忘义,荒淫无度。”这几个字,基本概括了他的历史地位。
后人对他的态度更为激烈。民间故事把他描述成禽兽不如的恶棍,既卖国,又败坏伦常。清代以来的史书和笔记常借他来告诫后人:无忠无义者,必遗臭万年。
现代史学研究则更谨慎。学者指出,正史对他“荒淫”的指责多属概括,不宜直接解读为传说中的“乱伦丑闻”。更可能的事实是,他沉迷酒色、贪恋权力,生活腐败。传闻虽精彩,却未必等于史实。

尽管如此,孔彦舟的形象已被定格。他的人生是一出反面教材:从普通兵丁崛起,靠战乱掌权,最后背叛朝廷,投靠敌国。荒淫传闻则让他从“叛将”变成“笑柄”。南宋历史的舞台上,孔彦舟注定以“荒唐”两个字收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南宋荒淫王孔彦舟:从宠爱女儿到禽兽行径,荒唐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