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9-29 11:22

清朝灭亡后,百万清军去往何处?直到1987年才被人们发现

一说到清朝灭亡,大家脑子里可能都是末代皇帝溥仪在紫禁城里孤零零的画面。但您想过没,大清朝那号称百万之众的军队,在一夜之间,国没了,皇帝也没了,这帮扛枪吃粮的爷们儿,都去哪儿了?总不能人间蒸发了吧。
这百万大军的去向,其实是一笔糊涂账,糊涂到什么程度呢?其中最离奇的一支,直到1987年,才在一个意想不到的角落,被世人重新“发现”。

清末那所谓的“百万大军”到底是个什么构成。它根本不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一锅大杂烩。
主要有三股势力。第一股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八旗和绿营,这帮人到晚清基本上已经提不动刀、拉不开弓了,常年泡在茶馆里,除了遛鸟就是吹牛,战斗力约等于零。第二股是地方势力的崛起,像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这些军队忠于的不是大清朝廷,是他们的顶头上司。第三股,也是最关键的一股,就是袁世凯他们编练的“新军”。这支军队用的是西式操典,拿的是新式武器,思想也活泛,他们才是后来左右中国政局的“狠角色”。
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含着泪颁布退位诏书,大清朝正式画上句号。这对那些八旗子弟来说是天塌了,但对大部分新军和地方军来说,不过是换个老板、换面旗帜的事儿。
那么,具体来说,这些人分流到了哪里?
最大的一块,也是最顺理成章的去处,就是被民国政府收编。最典型的就是袁世凯的北洋军。清朝没了,袁世凯摇身一变成了民国大总统,他手下的北洋六镇,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民国国防军。里面的兵还是那些兵,官还是那些官,军饷照发,只是帽子上的徽章换了换。对这些大头兵来说,谁发钱跟谁干,天经地义。所以说,很大一部分清军,根本就没“消失”,他们只是换了个马甲,继续在历史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后来还演变成了各路军阀,在中国大地上打了十几年仗。

第二条出路,就是解甲归田。这部分人主要是一些念家心切的普通士兵,尤其是那些临时招募来的乡勇。乱世当兵,本就是为了混口饭吃。现在朝廷都没了,军饷也断了,打仗又危险,不如揣着几块大洋回家,买几亩薄田,娶个媳妇,安安稳稳过日子。这种选择在历朝历代末期都非常普遍,是最符合人性的选择。他们就像水滴汇入大海,悄无声息地消失在茫茫人海中。
第三条路,就比较野了——落草为寇。你想啊,一个当兵的,除了舞刀弄枪,没别的本事。现在军队解散了,回家又没地,咋活?很多人干脆就拉起一票兄弟,占山为王,成了土匪。当时的东北、四川、湖南等地,土匪多如牛毛,其中很多骨干力量,都是前清的溃兵。他们有组织,懂战术,比一般的地痞流氓厉害多了,也成了当时社会的一大顽疾。
还有一小部分最惨的,主要是那些世世代代靠朝廷养活的八旗子弟。大清在时,他们是“铁杆庄稼”,有钱有粮。大清一亡,他们瞬间就成了弃儿。很多人既无田产,也无手艺,只能在北京城里拉洋车、卖苦力,甚至沿街乞讨。

这百万人的去向基本都清楚了。但咱们开头提到的那个悬念——直到1987年才被发现的“清军”,又是怎么回事呢?
这就要说到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地方——香港的九龙城寨。
这事儿得从1842年的《南京条约》说起。当时香港岛被割让给了英国,但九龙城寨这块地,清政府留了个心眼,坚持说这是中国的领土,并且派了个小官和几十号士兵驻扎在这里,象征着主权。后来英国人强行租借了新界,把清朝官员和军队都赶了出去。但根据条约,九龙城寨的主权法理上依然属于中国。
这就尴尬了。英国人不想管,国民党政府顾不上管,后来的新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也没法实际去管。于是,九龙城寨就成了一个真正的“三不管”地带。
清朝灭亡后,那些驻守的士兵和家眷,以及一些流落到此的清朝遗民,就留在了这片被时间遗忘的土地上。他们成了没有国籍的“幽灵”,外界的风云变幻似乎都与他们无关。他们在这里繁衍生息,依然固守着一些大清的旧俗,仿佛活在历史的夹缝里。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量难民和逃犯涌入,九龙城寨变成了一个人口密度极高、建筑杂乱无章、黑帮横行、罪恶滋生的黑暗之城。但就在这个外人眼中的“人间地狱”里,那些“清朝遗民”的后代,依然顽强地生活着。

直到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签订,确定香港将在1997年回归。1987年,港英政府正式宣布,将拆除这个存在了近百年的城市“毒瘤”。这个消息,才让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到这个神秘的地方。当记者和历史学家们深入其中,才惊讶地发现,这里的一些老人,还能模糊地讲述自己祖辈作为大清士兵驻扎于此的故事。
所以,所谓的“1987年发现清军”,并非是发现了一支还穿着清朝军服、拿着长矛的军队,而是发现了这段被封存的历史,发现了这群被遗忘在大都市角落里的“大清遗民”的后代。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一部活的历史,见证了百年中国的屈辱、挣扎与变迁。
1993年,九龙城寨被彻底拆除,改建成了一座公园。当推土机轰然推倒那些昏暗的楼房时,也宣告着大清朝最后一丝有形的痕迹,彻底在物理空间上消失了。
那百万清军的消散,其实就是一个旧时代的缩影。没有什么戏剧性的集体谢幕,更多的是无数个体在时代洪流中的挣扎和选择。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没有留下姓名,没有波澜壮阔的故事,只是努力地想活下去。

说到底,哪有什么“百万大军神秘消失”,有的只是百万个体的随波逐流。他们的命运,被时代的车轮无情碾过,一些人被碾碎,一些人爬起来,换条路继续走。而我们今天,作为后来者,能做的就是拂去历史的尘埃,看清那些被宏大叙事所掩盖的、活生生的人的故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清朝灭亡后,百万清军去往何处?直到1987年才被人们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