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9-29 11:22

他是统一西藏的功臣,顺治朝后最能打的皇族,却被雍正整死在狱中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前言:在清朝历史的漫漫长河中,诸多风云人物粉墨登场,有的尽享荣耀,有的却含冤落幕。
爱新觉罗·延信凭借自身卓越的军事才能为国家统一立下赫赫战功,令人唏嘘的是,他最终却遭到雍正皇帝的残酷迫害,冤死狱中。

清朝自顺治朝以后,爱新觉罗氏家族的战斗力呈现出严重下滑的态势,
曾经在马背上纵横驰骋、开疆拓土的皇族宗室们,似乎渐渐失去了先辈们的勇猛与果敢。
在康熙年间,面对边疆的诸多战事能挑起大梁的皇族宗室已寥寥无几,如果非要从中挑选一位有卓越军事表现的,贝勒延信当之无愧。
延信的出身虽为皇族宗室,却有着别样的坎坷。
他的高祖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亲猛峨是康熙帝的堂弟,被封为温良郡王。
这样的家庭背景看似光鲜亮丽,但延信的生母原本只是猛峨嫡福晋的陪嫁丫头,因与猛峨有了风月之事才有了延信。

后来虽母以子贵摆脱了丫鬟的低贱身份,能在王府中单独居住,但在极为看重出身的宗室家庭中她的地位依旧卑微。
按照清朝宗室爵位的分封原则,庶出之子往往只能被封以镇国将军、辅国将军这类低等爵位延信由于生母身份过于低微,成年后仅获封奉国将军。
这在康熙年间宗室封爵的十二等中处于倒数第二等,连及格线都未达到。
然而,延信并未因出身和低爵位而自暴自弃,他自幼勤奋好学,努力研习文韬武略,时刻等待着命运的转机。
命运之神也终于眷顾了他,延信遇上了慧眼识英才的堂伯父康熙皇帝,迎来人生的第一个重要转折点,他被授为二等侍卫,官阶正四品。

仅仅过了三年,他凭借自身的努力和在一些事务中展现出的才能被提拔为满洲都统,从此正式跻身于清朝高层官员之列。
当时的清朝边疆局势并不太平,蒙古势力不断扩张,妄图染指西藏地区,严重威胁到清朝的边疆稳定和国家统一。
西藏地区自元朝开始便已纳入中国版图,历经明朝,其在政治、宗教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地位。
清朝建立后也十分重视对西藏的管理,但策妄阿拉布坦的野心打破了这一相对稳定的局面。
康熙五十七年局势愈发紧张,康熙决定出兵征讨维护国家统一和边疆稳定.

延信被封为平逆将军,此次军事行动路途遥远且艰难,要穿越诸多环境恶劣之地,但延信毫无畏惧,他带领军队克服重重困难一路向西挺进。
在行军过程中,延信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和顽强的战斗意志。
康熙五十九年,清军的军事行动取得了重大进展,延信等满汉大臣在拉萨为新达赖喇嘛举行了隆重的坐床仪式。
这一仪式意义非凡,它不仅标志着清军在军事上取得了胜利,更在政治和宗教层面,确立了清朝对西藏的统治权威。
延信班师回朝后,康熙帝对他的表现极为满意,谕令宗人府,封延信为辅国公。

在上谕中,康熙帝高度评价了延信,延信也凭借此次战功在清朝朝堂上声名鹊起。
雍正皇帝继位之初局势尚不稳定,他需要稳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尤其是在军事方面需要有得力的将领支持。
而延信在康熙年间积累的军事威望和能力,恰好符合雍正的需求。
为了拿掉胤禵抚远大将军之军权,雍正任命延信署理抚远大将军,对其优礼有加,不断晋其爵位。
雍正元年二月十五日,以延信之侄辅国公揆慧昏聩不端削爵,命延信袭其辅国公,很快他又成为贝勒。

这在清朝宗室中是极为罕见的,足见雍正初期对他的器重。
在这一时期延信可谓是圣眷正隆,成为宗室中的大红人,在很多朱批奏折上都能看到雍正对他的赞许。
然而随着雍正君权的不断巩固和空前强大,朝堂局势发生了巨大变化。
老八、老九、老十、老十四以及年羹尧、隆科多等涉及的六大钦案相继展开调查和结案。
雍正皇帝生性多疑,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认定延信是八爷集团的党羽,决心除掉他。

在雍正的指示下,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开始罗列延信的罪名,竟平白无故地给他定了与八爷集团结党,庇护年羹尧,贻误军机,侵吞军帑等二十条大罪。
这些指控大多缺乏确凿证据,明眼人一看便知是刻意罗织的欲加之罪。
可在那个皇权凌驾一切的时代,雍正的意愿就是最终准则——没过多久,他根本不给延信辩解的机会,直接下旨剥夺了延信的爵位。
待延信从西北驻地返回京城,刚踏入城门便被当场囚禁,
随后朝中王公大臣共同商议此案,最终给延信定了斩立决的死罪,将这场皇权主导下的清算推向了终点。

这位为国家统一立下汗马功劳的皇族将领,含冤死在狱中。
他为清朝统一西藏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本应享受荣耀与尊崇,却因复杂的政治斗争,遭到雍正皇帝的残酷迫害,最终落得个悲惨的结局。

参考资料:1. 中国西藏网:《从“以蒙治藏”到“以藏治藏”》,2004年
2. 《大清世宗宪皇帝实录》,1741 年
3. 《大清圣祖仁皇帝实录》,1731 年
4. 中国知网:《清代西藏治理中的延信角色研究》,2021 年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他是统一西藏的功臣,顺治朝后最能打的皇族,却被雍正整死在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