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经典的十大阳谋
阳谋——就是光明正大的谋略,不藏不掖,你知道我在做什么,但你就是拦不住。历史上,阳谋往往比阴谋更高明,因为它不怕人知道,还能让人心服口服。
今天我们盘点十大经典阳谋,也许你能从中找到古为今用的智慧。
1. 周公“退位”——名正言顺的权力巩固西周初年,周公摄政,遭到流言攻击,说他要篡位。
周公不辩,反而主动把权交还给周成王,并辅佐他到亲政成熟。
这就是阳谋:把权力交出去,反而让别人主动依赖你、信任你。
今用启示:在职场中,适度放手,有时比死死抓住权利更能掌握主动权。
2. 诸葛亮“七擒孟获”——用心服口服代替屈服诸葛亮平南中,不用屠杀,不用剿灭,而是七擒七纵,让孟获心甘情愿归顺。
这就是阳谋:用对方的心理来转变成全自己的战略目标。
今用启示:赢了面子,输了人心不算赢;赢得人心,才是长久的胜利。
3. 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声东击西的公开化韩信假装在正面修路,引发对手的注意力,自己却绕道偷袭。
虽有“暗度”,但“明修”是光明正大的,让对手自己选择去上钩。
今用启示:在竞争中,制造一个明显的假目标,让对手自己跑去扑空。
4.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借政权合法性之名打天下曹操迎汉献帝到许昌,公开宣布是为了“保护天子”,
结果所有举动都有了正当性,谁反对他就是“对抗皇帝”。
今用启示:找到一个无可反驳的正当理由,所有阻力都会自己消失。
5. 刘备“三顾茅庐”——示弱赢尊重刘备三次上门请诸葛亮,明摆着示弱,反而让天下人都知道他重贤爱才。
今用启示:有时候主动示弱,是为了赢得更多支持与忠诚。
6. 王安石变法——从“青苗法”入手变法是大事,但王安石先挑一个民生导向、看似无害的“青苗法”试点,
让反对派失去全盘否决的机会。
今用启示:做大改革时,先从最容易接受的部分切入,让人没法全盘否定。
7. 康熙“削藩”——用公开恩赐换隐形约束康熙对三藩先大加封赏,公开承认他们的功劳,然后慢慢收权。
恩先给够,让对方不好翻脸。
今用启示:先给台阶,再收权,比直接对抗更安全。
8. 林则徐“虎门销烟”——公开立威林则徐当众销毁鸦片,完全透明,让天下人看到决心和态度,逼对手不得不正面应战。
今用启示:有些事情必须摆到明面上做,越公开越有震慑力。
9. 曾国藩“结硬寨,打呆仗”——公开耐心曾国藩打太平军时,不追求速胜,反而公开慢慢打,磨掉对手锐气,让敌人自己出错。
今用启示:不急于求成,让对手等不及,这也是一种掌握主动权。
10. 汉武帝“推恩令”——化整为零,分而治之汉武帝为削弱诸侯王势力,颁布“推恩令”,公开宣布:
诸侯王去世后,封地不仅由嫡长子继承,还要分封给其他儿子。
结果诸侯国在光明正大的制度下被自动分割,势力越来越小,无人能反。
今用启示:面对强大的对手,公开制定一个“自我分裂”的规则,让对方自己慢慢失去力量。
结语
阳谋的高明之处在于:
我让你知道我在做什么你还得承认我的做法有道理最终结果对我有利学会用阳谋,不仅能在复杂关系中全身而退,还能让对手心服口服。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