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路过武侯祠,写14字羞辱诸葛亮,结果却被12字回敬惊到下跪
要说到朱元璋,很多人对他的印象,可能是残暴皇帝,但朱元璋本人在历史上还是有功绩的,也算是青史留名的一个皇帝。朱元璋
而要提及到朱元璋,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人物就是刘伯温,很多人觉得刘伯温和朱元璋之间的关系就像是诸葛亮和刘备之间的关系。
刘伯温
一、谋士刘伯温文学界认为刘伯温是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在文学领域上,刘伯温确实是有非常深厚的功底的。
刘伯温自幼博览经书,天文,历法,兵法等等,基本上无一不通。光从这一点来看,确实和诸葛亮十分相似。
刘伯温
刘伯温早年曾经中举进士,后来被授予江西高安县城之后,又做过江浙行省都事、郎中等等多个职位,但在官场上,因为不通人情世故,遭到排挤之后,愤而辞官。
习惯以后刘伯温很长一段时间都在家乡隐居写作,一直到1360年,被朱元璋请出山,到应天也就是现在的南京,担任谋臣参与决策要义。
刘伯温
当时刘伯温曾经向朱元璋提出过时务十八策,后续又给朱元璋攀登帝位,出谋划策,做了很多规划,确实算得上是明朝的开国元勋。
从刘伯温前期的一些个人经历来看,和诸葛亮之间确实有一些历史共通之处,而且历史功绩上,刘伯温后续辅助朱元璋开创了明朝,并且尽力保持国家安定,当时明天也有人将他比作是小诸葛武侯。
诸葛亮
甚至包括朱元璋也称赞刘伯温称他是吾之子房,在最鼎盛时期,外界甚至有流传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如果我自己本人也曾经听过,再世诸葛这样的戏言。
对于普通人来说,如果能够和诸葛亮相提并论,当然会觉得与有荣焉,但刘伯温自己本人是一个非常傲气的人,他听到很多时候别人将自己和诸葛亮相提并论,心里是不痛快的,而且总是想着自己会比诸葛亮更有才有谋。
刘伯温
二、羞辱诸葛对于刘伯温来说,外界对于他的称赞越多,尤其是对他和诸葛亮的比较越多,他心里越不痛快,也因此后来还发生了一件十分有趣的野史趣事。
据传刘伯温在知道外界对自己对诸葛亮的评价评比之后,曾经带着随从到诸葛亮的坟墓前,挖掘诸葛亮的坟墓,并且在他的墓碑上刻下了之前外界流传的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这是14个字。
做完这些事后刘伯温又令人继续挖掘诸葛亮的坟墓,甚至心中暗暗窃喜,认为即使诸葛亮有卧龙先生的美称,在死后也仍然会被人挖掘坟墓,不过如此。
但是在挖掘的过程当中,刘伯温发现诸葛亮的墓碑后居然刻了一句话,我知后世有你,你知后世何人?这句话就像是对刘伯温之前所刻的那句话的回敬。
影视剧诸葛亮形象
刘伯温看到这句话之后确实也是十分震惊,思虑过后,越发对诸葛亮感到敬佩,因此在离开之前对诸葛亮的坟墓重重行了大礼。
关于这则风流野史,其实并没有得到专业的证实,只是外界一直有这样的流传,不过从刘伯温自己本人的一些著作当中能够看出,后期刘伯温对诸葛亮还是非常欣赏的。
影视剧刘伯温形象
如刘伯温和诸葛亮这两个人都是非常了不起的人物,当年这两个人没能够生在同一个时代未必是件坏事,而且外界有说法认为诸葛亮没有军事才能,从实力上比不上刘伯温。
不过刘伯温自己在《平西蜀颂》当中对诸葛亮的功绩曾经大加赞赏,对于诸葛亮的很多计策都有过敬佩和欣赏的意思。
刘伯温
这两个英雄人物究竟谁更胜一筹?因为没有在同一个时代过过招,所以大众也无法判断,但是从历史知名度来说,诸葛亮远胜于刘伯温。
后人对于这些英雄人物跨越时代的短暂交集,会有很多好奇,没有人知道刘伯温究竟如何看待诸葛亮,但大浪淘沙,在过去乱世之中,能够成就青史留名,无论是诸葛亮还是刘伯温,都是了不起的人物,既是英雄,没有必要分出长短胜负。
刘伯温影视形象
结语刘伯温是个谋士,他并不带兵,也并不领政,但是要在当年对朱元璋的贡献确实也是举足轻重的。而诸葛亮之所以能流芳百世,在个人计策之上确实有过人之处,当然也要得益于三国演义这样作品的流传,二人之间谁胜谁负历史无法评说,只有英雄二字能够概括。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