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恶少”卢小嘉,直言想当皇上,张学良:我头一个把你杀了
说起民国那会儿的乱世,军阀割据,权贵子弟一个个活得风生水起,可也藏着不少见不得光的破事儿。卢小嘉这人,就属于那种典型的纨绔货色,仗着老爹是军阀卢永祥,在上海滩横行霸道,名声臭得不行。别人叫他“民国恶少”,不是白叫的,他干的那些事儿,搁现在也够得上社会新闻头条。张学良晚年提起他,总是一脸嫌弃,说这家伙有股上海流氓味儿,靠女人吃饭,还把人家钱卷跑了好几个。要是没那层军阀子弟的皮,他早就是街头混混了。可偏偏民国那时候,权势就是一切,卢小嘉就这么混着,混出了“民国四公子”的名头。
先说说这“民国四公子”是怎么回事儿吧。民国时期,报纸杂志爱炒这些八卦,借着清末明末的“四公子”传统,编出个民国版来。版本五花八门,有说袁克文、张伯驹、张学良、溥侗的,也有孙科、张学良、段宏业、卢小嘉的。最靠谱的说法,还是张学良自己晚年提的:他自己、蒋经国、孙科,再加卢小嘉。为啥是这四个?因为他们仨老爹是孙中山、蒋介石、张作霖,顶尖军政大佬,卢永祥虽说排末尾,但好歹是浙江督军,皖系转奉系,影响力不小。袁克文那会儿袁世凯早死了四年,袁家势头弱了;张伯驹是文化人,养父张振芳支持袁称帝、张勋复辟,1917年栽了跟头,权势散光了。卢小嘉能挤进去,靠的就是老爹的军阀底子,搁在当时,算得上“官二代”里的头牌。
卢小嘉本名卢筱嘉,1886年生在上海,山东济阳老家他压根儿没啥印象。从小在军阀府邸长大,没正经上过几天学,书读不进脑子,倒是赌桌和花街柳巷熟门熟路。人家说他“麻王”,手气差得一塌糊涂,输钱眼睛都不眨,输光了就砸场子。卢永祥对他宠得不行,啥要求都依着,结果养出个不学无术的货。卢永祥自己呢,1867年生在济南济阳,家里穷,念了三年私塾就辍学。20岁考进天津武备学堂,那可是李鸿章办的中国第一所陆军学校,段祺瑞、冯国璋、王士珍、曹锟都从那儿出过。毕业进淮军,从小兵干起,凭镇压起义的功劳,一路升到总兵。甲午战后淮军衰落,他投靠袁世凯,在小站练兵,干上陆军第六镇第十一协统领、第三镇第五协统领、北洋第二十镇协统。北洋军队那时候主打镇压革命党,他带兵追剿,升得飞快,总兵、提督、副都督。
民国一开张,1912年,袁世凯当大总统,卢永祥任陆军第二十四师师长,不久改第十师,驻上海。这让他在江浙沪扎根,之后当淞沪护军副使、护军使、江苏军务会办、浙江督军,成了北洋军阀里一股子劲儿。1915年袁世凯搞洪宪帝制,他积极拥护,封一等男爵。袁一死,1916年,北洋分裂,他加入段祺瑞皖系。皖系把持1916到1920,直皖战争一败,1920年,他投张作霖奉系。奉系直系接着干,江浙也成战场,卢永祥控浙江,对上江苏齐燮元。那是第二次直奉战争的前哨,江浙战争。卢永祥活跃时间长,先淮军、袁世凯、段祺瑞、张作霖,差点成“民国不倒翁”。卢小嘉沾光,在上海滩吃喝嫖赌,挥金如土。
卢小嘉的臭名,最大头儿是1924年那回黄金荣的事儿。黄金荣是上海青帮大佬,法租界巡捕房华捕头子,手下上百号人,捧红了坤伶露兰春,在共舞台建专场,天天打手围场,鼓掌叫好。卢小嘉去捧场,看露兰春唱《霸王别姬》,高腔走调,他在前排包厢里喝倒彩,大声嘲笑。台下跟着起哄,黄金荣手下冲上去,把他拖后台,按地上扇两耳光。卢小嘉鼻青脸肿,咽不下这口气,第二天找老爹部下何丰林,调二十多个兵,带盒子炮,开军车直奔黄金荣公馆。破门而入,架起黄金荣,塞卡车押到龙华军营地牢。关几天,没饭只给水,还挨鞭子。
张啸林、杜月笙闻风赶来,跪营帐外求情,凑一百万大洋赎人。黄金荣出来时衣服破烂,背上鞭痕,上海滩从此对卢小嘉多几分忌惮。他出入赌场,赌注更大,输了砸桌子,赢了叫局女陪酒。这事儿传开,卢小嘉的“恶少”名头坐实了。搁那时候,军阀子弟欺负黑帮,算正常操作,可也暴露他那股子跋扈劲儿,仗势欺人,没半点底线。
卢永祥投奉系后,卢小嘉和张学良混熟了。张学良是张作霖长子,1901年生,东北少帅,俩人同是“公子哥”,常在上海娱乐场厮混。1922年左右,奉系军官在法租界西餐厅办宴,庆卢永祥升浙江督军,张学良从东北赶来。酒桌上聊北洋旧事,袁世凯帝制成笑柄,卢小嘉酒劲上来,说这乱世得有个皇帝稳当。他直言想当皇上,好处就是看上谁家女人,就能要过来。
张学良听完,放下刀叉,盯着他说,你当皇上,我头一个就把你杀了。这话张学良晚年回忆时,还带火气。他看不上卢小嘉,说这人有上海流氓派头,没出息,家里没几个钱,就靠有钱太太养着,好几个女人被他卷光积蓄。卢小嘉那会儿正风光,仗父亲势头,在社交圈混得开,可张学良是真瞧不起这种货色。张学良自己虽也玩乐,但有军阀担当,东北易帜、不抵抗、西安事变,历史留名;卢小嘉呢,纯属寄生虫,靠老爹和女人过日子。
1924年9月3日,江浙战争爆发,齐燮元从江苏出兵,卢永祥在宜兴布防,对峙到10月13日,奉系援军迟到,他败退,放弃浙江,携家眷逃日本。卢小嘉跟着出走,带了金条珠宝,在东京赌场一掷千金,很快就败光。卢永祥1927年回国,1930年任绥远省主席,卢小嘉沾光,在北京天津花天酒地,继续赌债缠身。1933年5月5日,卢永祥在天津病逝,卢小嘉没了靠山,只好重操旧业,当“拆白党”,傍富孀。先和溥杰前妻唐石霞搅和,唐石霞是风韵富孀,他陪逛戏园吃西餐,把她几万大洋卷走。唐石霞醒悟赶他出门,他转去青岛,勾搭袁姓寡妇,同居半年,房产典当填赌窟。抗日战争打响,他颠沛流离,躲上海租界小公寓,靠零星接济过日子。
1946年,抗战结束,黄金荣势力恢复,卢小嘉怕旧账算,带点积蓄逃台湾省。在台湾他低调点,干进出口贸易,日子勉强过得去。1949年后,大陆变天,他留在岛上,没啥大动静。1960年代末,在台北一间陋室咽气,身边空荡荡的,只剩赌债单据。卢小嘉这辈子,从军阀公子到软饭王,落差大得让人唏嘘。可你想想,他自己作的,仗势欺人,挥霍无度,早知道这样,兴许还能有点正事儿干。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