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第二大民企“85后”掌门人:27岁创业,仅九年干到1252亿营收
在中国商界,一家企业从零到千亿营收需要多久?拼多多给出了一个令人瞠目的答案:6年。
然而,在天津,一家更为低调、甚至有些神秘的企业——云账户技术(天津)有限公司,以几乎同样的速度完成了这一壮举,
并且在2025年,其营收规模已攀升至惊人的1252.39亿元,稳坐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75把交椅,成为天津民营企业的“榜眼”。
执掌这家万亿级商业巨轮的,是一位出生于1986年的“85后”——杨晖。他的故事,远非“天才创业者”或“风口上的猪”这般简单。
这是一场关于精准踩点、政策洞察与构建独特商业哲学的深度叙事。
No.01学霸归国,首战P2P
杨晖的起点,符合人们对“精英创业者”的一切想象。1986年生于天津军人家庭,2005年远赴加拿大卡尔顿大学深造。
在学业上,他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学霸”,一举拿下了FRM(金融风险管理师)和CFA(特许金融分析师)等高含金量证书,并入职全球第二大能源基金公司布鲁克菲尔德。
在这家顶级金融机构的工作经历,成了他商业启蒙的关键。他得以深入审视欧美成熟的金融体系,特别是为个人和小微企业提供服务的细分市场。
对比之下,他敏锐地察觉到国内市场的巨大空白:大量有潜力的个体和微小经济单元,被传统金融体系的高门槛拒之门外。
2013年,27岁的杨晖带着发现的“商机”回国,在天津创立了“简单理财网”,成为天津首家P2P公司。彼时,P2P正值风口,万亿资本涌入,行业一片狂欢。
简单理财网也顺风顺水,甚至获得了带有国资背景的天创资本5000万元Pre-A轮融资。至2016年初,平台累计交易额达12亿元,用户超60万。
然而,表面的繁荣下,危机暗藏。杨晖保持着惊人的冷静。他算了一笔账:行业的获客成本已高到难以承受,若无法冲进行业前三,持续的“烧钱”大战只会将公司拖垮。
要么赌上一切搏一个不确定的未来,要么立刻调头,寻找能自我造血的活路。
2016年5月,他做出了一个让所有员工错愕的决定:一夜之间,公司从90多人裁至60人。他果断踩下了P2P业务的刹车。这份在狂热中保持清醒、敢于“断臂求生”的决断力,远超过同龄人。
No.02绝境逢生,找准“毛细血管”
关上一扇门,必须打开一扇窗。但窗在哪儿?起初,杨晖的转型之路并不清晰。
他尝试过代销基金、保险,甚至研究过当时正火的“微信红包”,想做“红包SDK”,但都感觉是“伪需求”。
转机藏在国家的经济脉搏里。随着移动互联网爆发,平台经济崛起,一个庞大的新群体涌现: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短视频博主、家教老师……
他们被称为“灵活就业人员”,到2024年,这个群体在中国已超过2亿人。
这个群体充满活力,但也面临共同的烦恼:收入怎么结算?税怎么交?社保怎么上?对于平台方而言,给成千上万个体结算报酬、处理税务,同样是巨大的合规与操作难题。
这就像经济社会运行的“毛细血管”,虽然微小,但遍布全身,堵塞不得。杨晖眼前一亮,找到了真正的“金矿”。
2016年,云账户应运而生,定位清晰:做平台企业和灵活就业者之间的“超级账房先生”。
它的商业模式可以这样通俗理解:比如,一位短视频博主通过平台获得了收入,要提现。过去,他可能面临复杂的个人所得税申报。
现在,他只需与云账户签约。平台将报酬打给云账户,云账户则利用其取得的税务机关“委托代征”资质,代为核算、代缴各项税款和社保,最后将税后收入清晰、合规地发放给博主。
对于平台企业,云账户则提供合规的发票和完整的结算凭证。这一模式,直击痛点。它为平台解决了海量个体结算的合规风险,为劳动者提供了“一次不用跑”的便捷服务,
也为税务部门提升了征管效率,实现了“三赢”。有报道指出,抖音等大型内容平台是云账户的重要客户来源。仅此一条赛道,就蕴含着巨大的市场空间。
No.03“微利”的生意经
然而,这门看似简单的“中介”生意,利润率却薄得像一张纸。据行业分析,云账户的服务费率约在6%-6.5%之间。
但其中大部分要用于缴纳6%的增值税及附加税。粗略计算,如果只做代征业务,这甚至可能是一笔赔本买卖。
那么,云账户如何盈利?首先,得益于规模效应。平台上大量灵活就业者月收入低于3万元起征点,这部分业务税负较低,形成了利润空间。
其次,云账户还提供工商注册、税务代办等增值服务,收取一次性服务费。
更重要的是,对于云账户这样能带来巨大流水和税收的龙头企业,地方政府通常会给予一定的税收返还或财政奖励,这构成了其重要的利润补充。
云账户的快速扩张,离不开一项关键资质:多个省市税务机关的“委托代征”资质。特别是在上海,它曾是全国第一家获得该资质的企业。
这背后,体现了其强大的合规风控能力和与政府构建的深度信任。
杨晖的个人背景和行事风格,也为这种信任加了分。军人家庭出身的他,强调“党建引领”,公司文化务实而低调。
他从不将成功归因于个人聪明才智,而是反复强调:“主要是国家的营商环境好,各级党委政府推动了我们的成长。”这种姿态,在民营企业家中显得尤为独特和清醒。
No.04与众不同的“掌舵人”
作为一家千亿级企业的创始人,杨晖的管理哲学极具个人色彩。在竞争激烈的商战中,他给云账户立下了几条“铁律”:
其一是同行批评,不允许反击。他认为,陷入互相诋毁的恶性竞争对行业生态是毁灭性的。
其二是网络出现负面舆情,不允许“公关”处理。 他相信,用产品和服务的“硬实力”说话,比操控舆论更长久。
其三是竞标时,不允许讲竞争对手不好。 云账户的标书只聚焦自身方案的优势。这种“克己复礼”的竞争策略,为云账户在行业内赢得了尊重,也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消耗。
在公司内部,他试图打造一个去官僚化、激发创造力的环境。他的工位与普通员工一样,在开放的办公区里,没有独立的办公室。
公司配置可升降办公桌、舒适座椅,鼓励弹性工作,反对“内卷”。年轻人穿着随意,工位旁摆满手办玩偶,氛围更像一家硅谷的科技初创公司,而非传统的中国巨头企业。
No.05角色蜕变与未来挑战
随着云账户的壮大,杨晖的个人角色也在不断升华。他不再只是一位企业家。2022年,他先后当选天津市工商联副主席和全国工商联常委;
2023年,他成为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这意味着,他有了更重要的平台为国家经济发展建言献策。
事实上,他已深度参与新业态的法治建设。2021年以来,云账户5年内10次中标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年度课题,其中8次是唯一中标的民营企业。
他将服务数亿劳动者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思考,转化为推动行业合规、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实现了从“商业实践者”到“规则共建者”的跨越。
结语:九年,1252亿营收,天津第二大民企。杨晖和云账户的故事,是一个关于洞察时代脉搏、解决社会真问题、并在规模与合规间找到精妙平衡的范本。
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商业成功,并非总是惊心动魄的颠覆式创新,有时更是沉下心来,用技术和服务去疏通经济社会的“毛细血管”,在成就他人中成就自己。
面对未来,如何在这个微利而庞大的生态中持续创新,如何在更高的政治舞台上贡献智慧,将是这位年轻“掌门人”需要书写的下一章。
页:
[1]